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大山深处有人家 弦索叮咚乡音浓 高手在民间 “破街”成了小康路 风吹满天啸 他们忘了很多事,但不包括爱
第16版:夜光杯 2020-09-21

弦索叮咚乡音浓

钱 渊

应“炎黄文化研究会”一位朋友相邀,去静安区社区活动中心参加“评弹之友”票友活动,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想不到坊间竟还有这等高水平的评弹沙龙。

参与者都是一些老人,据我观察,他们大多已70岁朝上了(男女都有),但看上去却都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谈锋甚健。这里没有丝毫的忸怩和客套,也没有虚情假意和做作。趁主讲人还未正式开讲,他们一个个自告奋勇上台献艺,且自弹三弦琵琶,指法稳健,唱功老到,虽然中气不如年轻人了,但咬字和运腔却还是很有韵味的。三段开篇分别唱的是:宝玉夜探(“蒋调”)、梅竹(“蒋调”)、梁祝(“严调”),声腔并茂,婉转动听;而且乐器弹拨也好,我禁不住为他们拍手叫好。

那天的活动安排是听一位老先生的“评弹知识讲座:介绍‘夏调’”。这正合我的胃口。现在书坛上唱“夏调”的不多,凌文君先生也早已不在世了,他的“文祥刺马”至今印象深刻(当年在西藏书场和西园书场听)。

记得那天,石一凤先生也在下面当听客,看上去一点都不老,还是老样子。我记得他是“先锋评弹团”的,“文革”中到静安区一所学校去当老师(“长征评弹团”的蒋云仙当时在大世界对面的采芝斋当营业员,这都是我亲眼所见)。当年石一凤在福佑路“东方书场”说“杨乃武与小白菜”,我去听过好几回。至今还认为他学“严调”是学得最像的。

评弹是很大众化的曲艺表现形式,老少咸宜。陈云同志生前说:评弹要“出人,出书,走正道”。我以为极是。如今评弹演员放下身段走进社区,走近寻常百姓家的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的。老一辈弹词艺术家大多经过刻苦磨练,与台下听客保持着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从中汲取有益的养料,使书艺越来越精,甚至创出自己的“流派”来,这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举办“评弹之友”票友活动我以为就是很好的互动,但愿它越办越兴旺,越办越壮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