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请回答WLF! 61位诺奖获得者“云端”相聚 “最强大脑”缘何对上海青睐有加?
第6版:要闻 2020-10-21
一份浦江缘 一生上海情

“最强大脑”缘何对上海青睐有加?

◆罗杰·科恩伯格

◆迈克尔·莱维特

◆库尔特·维特里希

◆巴瑞·夏普莱斯

本月30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又将在上海召开。在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上,科学家们将和各方一起,关注人类当前与未来面临的科技挑战,发布最顶尖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

听到第三届论坛召开的消息,不少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获得者纷纷表达了来上海参会的意愿。疫情让主办方不得不婉拒了大部分科学家的热情,海外“最强大脑”们将以在线形式云端参会。不过,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与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仍克服重重困难,已经抵达上海,将现场参加论坛。是怎样的吸引力,让科学家“天团”用行动为这座城市投上一票?

期待“高度”

“如果说第一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成功举办,我们见证了上海的‘速度’,那么第二届论坛,则让我们感受了上海的‘温度’。有这样的‘速度’和‘温度’,我们完全可以预见,上海在未来可能达到的科学‘高度’。”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这样说,“中国是世界科技方阵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论坛的与会阵容更加豪华:61位诺贝尔奖得主云端相聚,两位新晋诺奖得主首次参会……通过这场与科学、与世界、与未来的“秋天约定”,上海正以更前瞻性的视野和更开放的胸怀,向科学前沿领域发起冲击。

有“缘”有“情”

参加前两届论坛的一众科学大咖,都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的“浦江缘”和“上海情”——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是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之一,他表示,中国科研环境正越来越好,选择的天平不断向这里倾斜。这位在上海科技大学建立了实验室、能准确叫出每位学生中文名字的老师,已经在申城取得了不少研究突破。

“如果有一天,因为‘点击化学’研究再度获得诺奖,这是对我和中国同事一起工作的肯定。”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如是说。2016年,他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签约设立实验室。“上海是一座颇具魅力的城市,尤其适合开展化学研究。”

科技创新的大拿,愿意与上海结缘,得益于机制上的创新——在今年论坛上即将全球“云启幕”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相当于把不少“最强大脑”拉进了群。走到第三年的论坛,“回头客”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信条》《星际穿越》等知名科幻电影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首次参会,2020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拍摄首张黑洞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负责人谢普德·多尔曼也被吸引“入群”……

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说,蓬勃发展的上海,让他们看到了对原始创新的尊重、对“后浪”人才的鼓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在首届论坛开幕前短暂造访申城,他感受到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正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在优秀青年科学家齐聚的“桌布”论坛上,“最强大脑”频频为青年英才的表现竖起大拇指。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在2018年联合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成为654名受访全球科学家最向往的中国工作城市。充沛的科创资源和开放包容的“海派”城市文化,构成了上海对全球科学家的主要吸引力。在科学家对于首选工作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中,上海在科研基金支持力度方面的得分最高,超越了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波士顿和旧金山(湾区),在领先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科研工作机会方面也具备相当程度优势。

由内到外

对中国、对上海的感情,也从论坛内延续到了论坛外。在中国“战疫”最艰难时,包括罗杰·科恩伯格、迈克尔·莱维特在内的多位顶尖科学家根据多年的深耕研究提出应对方案,积极发挥国际科学力量,支持中国的抗疫行动。

“让惠及人类未来的科技和科学家,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以此为基石创造出更好的科技治理模式。”科学家“天团”发出了《上海倡议》。应对时代挑战,为了共同命运,正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加速跑”的上海,当仁不让接过“东方科技方阵”领跑者的大旗。“上海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决心和行动令人印象深刻,愿在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培育青年科学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将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罗杰·科恩伯格表示。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