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赋能“内外双循环”发展 面对“新冠+流感”,防护不可松懈 相知无远近 抗疫心相印 抗疫神器闪耀进博 高精尖展品超吸睛
第6/7版:第三届进博会特刊 2020-11-07
几位重量级抗疫专家亮相进博会

面对“新冠+流感”,防护不可松懈

昨天的进博会7.1馆里,几位重量级抗疫专家亮相,立即被眼尖的各路记者围住。全球疫情还在蔓延,如何应对秋冬季的感染风险?在疫情背景下,如何区别呼吸道疾病?听听专家怎么说。

“今天我到进博会,看到客流量很大,但大家口罩都戴得很好,让人放心了,希望大家保持!”作为感控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面对新冠疫情,专家组已经摸索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上海如期举办进博会,也是因为全民努力,防控做得比较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教授表示:“今年新冠疫情的突发,让很多老百姓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大幅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今年冬天,在有可能存在新冠与流感流行双重风险的情况下,大众对于如何加强对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及规范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观进博会,一些新产品也引起专家关注。比如再度亮相的新型对抗流感的武器Xofluza(玛巴洛沙韦),它是目前获批治疗流感的首个也是唯一单剂量口服药物,是FDA批准的首个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抗流感药物。

谈到流感,呼吸科医生出身的胡必杰教授还告诉大家如何区别新冠、流感和普通感冒。目前新冠鉴别主要依靠核酸、抗体检测、肺部CT等,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流感与普通感冒临床表现不同,流感有畏寒、寒战的特性,多伴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较重的全身症状。“每年11月进入流感高发季,大家应该警惕可能存在新冠和流感叠加风险,做好预防和控制的准备。”他说,当出现流感样症状时,患者一定要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两位专家感慨,过去20年,抗病毒药物研发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有更多的创新药物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惠及更多患者。”陈尔真说。 本报记者 左妍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