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有温度的校园会让学生一直惦念
第12版:教育专版 2020-11-16

有温度的校园会让学生一直惦念

学生参加上海地铁志愿者联盟

社区公益劳动

2019元旦迎新汇演

景观文化课《我们这块土地》

读书节戏剧表演《骆驼祥子》

【学校简介】

上海上师初级中学是一所由上海师范大学与闵行区教育局合作办学、上师大附中承办的民办初级中学,学校于2010年9月成立。办学至今,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自主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初中生。

上师初中有一支有活力、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80%,硕士研究生占比近40%,教龄集中在6-15年,中级职称及以上为主。目前,全校年轻教师在学校帮助下,自我规划和发展,在岗位上快速成长。中青年教师肩负重要职责,不断突破自我,获得更高更好的发展,成为名师为学校的发展做更大贡献。高级教师尽自己所能帮助和引导中青年教师,促成年轻教师不断进步普遍发展的良好局面。“出名师、育名生(名校生)、著名作、塑名校”,是学校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虽然毕业已经五年了,但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就读翻译专业三年级的徐佳颖想起初中母校,心中仍暖暖的:白色的秋千摇起来吱嘎作响,但却陪伴同学们度过了无数个悠闲的午后时光;“六一”儿童节,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分发亲手做的干拌面,回想起来,就像是妈妈的味道;教学楼前的草坪上,时常会冒出蘑菇,年轻的生物老师蹲在地上,和同学们一起研究,然后得出结论,“这些都不可食用”;“这个题嘛,数字给的很舒服的”,这是数学老师的口头禅,被同学们视作“男神”的他,嘴角总是含着笑,偶尔板起脸,数落几句后脸上又忍不住绽开笑容;迎新晚会上,老师走秀是固定节目,同学们总是拍红了手掌……

在母校十周年校庆前,徐佳颖将回忆写进了给母校的“情书”。她所热爱的母校,就是创办于2010年的上海上师初级中学。对她来说,一个有温度的校园,是一段想起来嘴角就会上扬的青春回忆,遇见懂孩子的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班主任有“读心术”

上海科技大学大四男生夏源是上师初的第一届学生。从小,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全家就靠爷爷打临工、奶奶种菜卖菜维系过日子。初二的寒假,由于学习需要,家里好不容易地为他添置了一台电脑。他抵挡不了网络世界的诱惑,迅速深陷其中,整个假期几乎都沉迷在游戏世界里,作业没有完成。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吴明就发现这个成绩优秀的男生,好像变得有点不对劲。夏源不敢说真相,吴老师就每天三次找他谈心,有几次还干脆找到了他的家里。

“一次次,我看到过吴老师眼中的焦急、无奈、失望、期待,还有她淌下的眼泪。有一天,我听着吴老师沙哑的声音,突然意识到:从始至终,班主任都没有放弃我,而我却令她如此失望,我是该改变了。”老师的努力,终于激起了孩子心中的涟漪。得知孩子决心戒网瘾,吴明为他制定了一套专属方案,继续每天找他聊天。在学校趣味运动会上,夏源不巧受伤了,学校立即派车送他去就医,在确诊骨折后多次去他家看望,吴明老师自己开着车,带他一次次去医院复诊。返校后,吴老师又组织大家为他辅导功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那个开朗活跃、积极上进的夏源又回来了。

夏源说,自己是幸运的,在最容易迷失自己的少年时代,拥有了来自老师的“母爱”。而在上师初级,拥有这份幸运的孩子,远不止夏源一个。

在办学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展开的过程中,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无疑承担着最重要的职责。为此,上师初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故事大智慧”的征集活动,为老师搭建平台,分享育人经验。

“用鼓励替代否定,换个角度看待学生。”这是年轻班主任王玛玲的心得。她坦言,自己初为班主任,怀着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总希望通过对犯错和调皮的学生沟通,能调整班级氛围。但是她发现,这样的相处模式,效果甚微,感觉每天自己像个“刺猬”,与学生之间一直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每天的教育幸福感很低。通过和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交流,她决心从自己做出改变,换个角度看学生,多关注学生的优点。果然,奇迹发生了,表扬的效果果然比一味的批评和严厉的话语好很多。比如,以往管理学生做眼保健操时,她总爱扯着嗓子喊“某某组请闭眼”“请认真”,但只有几个同学会照做。后来,她换了一种语言模式,“目前,右边四组的同学做的最认真,其他组向他们学习。”没想到,其他组不甘示弱,一下子齐刷刷地认真做了起来,而且后边四组同学做的更起劲,更标准了,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典范,不能被别人超越。“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换种角度和思维去管理班级。”王玛玲感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是班主任符轩隽的心得。她坚信,用情、用爱、用智、用心是保证学生会积极向上的最好良药。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不久,她就发现班上一个男孩偏激、骄躁、散漫、不合群。家访后发现,这个孩子在家中受到的也大多是斥责而不是关爱。于是,符老师决定尽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丝一毫,给它放大。鼓励他,大力表扬他,培育他的自信,引发他学习的动力。于是,她给全班的孩子们布置了一篇周记,让孩子们写一篇‘夸夸我们班的乔同学’。周一的时候把孩子们的周记收了上来,看到孩子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数还都是很正面积极的在表扬他,说他学习很好,踢球很卖力,也非常的讲究卫生,卫生工作做得很好。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这些优点,男孩涨红了脸,眼睛里居然还泛着泪花。课后,他默默的走到符老师面前说,老师,我会努力改正的。“做老师,就不能吝惜情感。”符轩隽在教学案例中写道。

师爱存在一言一行

在上师初中,有一碗全校最著名的面“盛妈妈牌”凉面。“盛妈妈”是孩子们对盛慧英老师的称谓,盛老师既是英语老师,也是年级组长、校家委会总管。每到六一儿童节,盛老师就亲手为师生制作凉面。盛老师在重庆生活多年,有烹制“重庆小面”的独家秘笈。每逢六一节,为了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她便早早地去集市上订购几十斤凉面,各种调味品,应有尽有。盛老师掌勺,负责调拌“灵魂酱汁”,老师们也纷纷过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刨黄瓜丝、胡萝卜丝,捣蒜泥、分碗筷、一时间,好不热闹。

在上师初中,“师爱”二字不是工作规范上僵硬的条款,而化作了老师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徐佳颖的记忆里,始终有张正之校长和蔼而温暖的笑容。一次,她中午和朋友们从食堂走回教室的路上偶遇了校长,老校长笑眯眯地问同学们,对新校区有什么建议。几个学生细细思索了片刻,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们觉得食堂的筷子有一股霉味!”得到了校长认真地回答:“这点我一定会和食堂工作人员反映的,你们对学校有什么建议都可以随时向我提出来。”第二天在食堂用餐时,同学们惊喜地发现筷子已经没有那股霉味了。再遇到时张校长特地来到他们跟前询问:“我当天就和食堂反映过了,这几天的筷子还有霉味吗?”

2020级新生小风(化名)妈妈眼中,上师初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城堡,走进去再走出来的孩子们好像被施了魔法,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今年是上海试行民办中小学“摇号”入学第一年,小风幸运地成为了被上师初中摇中的“摇一代”。但是小风妈妈在兴奋之余,也有些担心,孩子调皮好动,成绩也不咋地,会不会辜负了这份“幸运”,甚至被老师们“嫌弃”。几天军训下来,他的心彻底放下了——小风竟然拿出了一张行规标兵的奖状、一本笔记本和几颗棒棒糖。他开心地告诉爸爸妈妈,老师表扬他课堂积极,踊跃发言,遵守纪律,特意发了奖励。小风告诉妈妈,在上师的校园,老师们眼睛里时常含着笑意。因为老师的一双笑眼,他感到了被尊重。小风妈妈说,从来没想到,大大咧咧的儿子会留意到。“我想,只有被老师敬业、奉献的精神和行为感动到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观察力吧。”小风妈妈说。小风妈妈觉得,在和上师初的相遇的岁月中,她也将走得更加淡定从容。

校园外建德育课堂

孩子,终究将走向世界。在老师的带领下,上师初的孩子们幸运地拥有了走进社会大课堂的机会。

在景观中沉醉,在文化中沉思。上海上师初级中学开设“景观文化课”已近十个年头。课程以“景观”为载体,在胜景古迹中感受大美;以“文化”为基础,在人文历史中学习思辨;以“德育”为核心,在实践探索中提升素养。不仅学生在行走中成长,老师也一起行走、一起学习,真正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在2019年的秋季景观文化课中,师生共同读史读人读文化,学合作学研究学思辨。预初年级“上师少年行浦江”,来到召稼楼古镇和革新村,一次寻根之旅,了解浦江的历史和风俗。初一年级“上师学子行杭州”,来到西湖和宋城,用双脚丈量苏堤,用心灵感受岳飞、于谦等民族英雄。初二年级“上师学子行南京”,来到中山陵和遇难者同胞纪念馆,体会天下为公的凛然,铭记不该忘却的悲痛。在十四岁之际,学会立志与担当,让自己的青春发光发亮。初三年级“上师学子行苏州”,瞻范文正公之像,颂“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文。

在行走中,学生穿越历史,浸润文化;在行走中,学生感受民族魂,寻找民族根。同学们用镜头、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悟。文字虽然稚嫩,但思考的痕迹已经清晰可见。

【感言】

召稼楼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是上海垦荒第一楼。那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气息。革新村的格言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里面充满了民间特色文化。眼看着新时代农村的全新面貌,我想到了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希望大家能珍惜这美好的景观,好好生活和学习,为传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尽一份心力。

——预初(3)班 顾思怡

在秦裕伯纪念堂里,一座严肃、浓眉大眼的秦裕伯像映入了眼帘,石碑上镌刻了他可歌可泣的关于“忠”的故事。还有秦怡、黄炎培、顾振向世界证明了浦江人才辈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不正是在人杰地灵的美好浦江学习、成长吗?

——预初(4)班 蒋方禾

进入岳王庙,岳飞的坐像便蔚然屹立在我们面前,墙上的横批“心昭天日”四个醒目的大字是从岳飞心中迸发出来的最后的呐喊和愤慨。正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这一行,在美景中陶醉,在文化中深思。风景与人文的融合,编织成美丽的杭州,美好的我们。

——初一(2)班 丁怡文

来到六朝古都,不仅有欢笑愉悦,有难忘的珍贵回忆,重要的是,有肃然尊敬,有哀悼怀念,有对历史更深的理解。中华历史古韵,值得我们慢慢探索走进。14岁的我们正值年少,风华正茂,来日方长。

——初二(2)班 林宝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