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封闭小区里,全员帮忙吃土豆? 意外连发:就医不耽搁  闭环不放松
第3版:上海新闻 2020-11-28

意外连发:就医不耽搁 闭环不放松

——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突发事件”背后的故事

既有严防严控,又有暖心呵护,心安即家安

前来转运的120救护车防疫装备齐全

有人宫外孕腹痛出血、有人鱼刺卡喉“进退两难”、有人洗澡时玻璃门爆裂致伤……生活中意外总是难免,但当这些意外突然发生在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取封闭管理的小区时,又该如何应对?

本报昨天头版报道了《中风险小区有喜 仨宝宝今日出生》,其实,“突发事件”远不止这一桩。在“只进不出”的特殊时期,既要做到疫情防控有序到位,又要让发生意外的居民及时得到照顾和帮助,需要小区内外携手努力,这些“突发事件”背后的故事是初冬时节最暖的部分。

妻子宫外孕腹痛伴出血 丈夫感谢居委“救命之恩”

“真是多亏你们了,不然真要出大事。”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居民薛先生日前带着20箱牛奶和一袋袋水果,专程到居委感谢工作人员的“救命之恩”。

事情要从前一天晚上说起。小区因疫情关系封闭,薛先生和怀孕40多天的爱人杨女士吃过晚饭后在家休息。突然,杨女士感到一阵腹痛,伴随少量出血。

“我老婆属于高龄产妇,前两天就说肚子痛,但不是很严重。这次出血了,就紧张了,赶紧联系了当医生的表妹。”薛先生告诉记者。表妹一番询问后,给了一个不大好的结论:“可能是宫外孕,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小区处于封闭状态,不是想走就能走的。怎么办?两人想到了求助居委。杨女士加了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董春雨的微信,寻求帮助。董春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其联系了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医生经过评估,认为杨女士的确需要去医院诊疗。

据介绍,在明天华城小区被封闭之后,周浦医院被指定为该小区的定点收治医院。小区居民需要外出就医的,均需要小区居委开具《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医疗急救用车转运交接单》,并呼叫防疫装备齐全的120救护车进行转运。

因此,得知杨女士的情况,居委当晚便为她开具了《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医疗急救用车转运交接单》。第二天一早,120救护车抵达小区,董春雨等多名居委工作人员将杨女士送上救护车,送往周浦医院。没多久,薛先生在家里接到了医院的电话。“检查发现,我老婆的确是宫外孕,医生还说,还好送得及时。”

事实上,小区封闭后的日子里,类似的紧急情况曾多次发生。董春雨说,居委已处理60多起居民紧急就医类事件。“前几天还有居民肾结石发作,痛苦不堪,我们一边安抚,一边第一时间联系120,将居民送去医院治疗。”她说,“小到居民要打狂犬疫苗,大到肿瘤化疗等,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也要尽可能满足居民需求。”

隔离居民鱼刺卡喉不适 医生穿戴防护装备接诊

11月23日晚上近10时,正在家中备班的周浦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朱立新接到一个紧急的接诊电话:一名女子吃饭时被鱼刺卡住喉咙,感觉极度不适,要到医院来就诊。

成年人被鱼刺卡住喉咙,原本是朱立新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但这名女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是明天华城小区居民。

为了保障其他科室的安全,周浦医院将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接诊科室,统一放在了发热门诊。作为耳鼻喉科医生,朱立新穿戴起三级防护装备,进入发热门诊接诊,整个接诊过程严格按照隔离病房的流程来操作,“我本身就戴着眼镜,遵照防疫规范要佩戴护目镜,然后再用喉镜观察病人。老实说,视野是特别受影响的,但我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尽快解决了问题。”

经过朱医生的操作,这名女子的不适感很快消除,并由120救护车送返家中,全程没有脱离上海防疫的闭环管理。

淋浴房玻璃门爆裂伤人 全家懵了幸得及时宽慰

明天华城小区封闭期间,平日里不起眼的一件小事,都可能因为无法通畅出行而变得格外棘手。在居委办公室,每一次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背后都可能是一起令人心惊肉跳的紧急事件。

11月24日晚,居委工作人员接到一起上门求助。原来,小区居民马先生在洗澡时,淋浴房玻璃门突然爆裂,不少碎玻璃落在身上,割破了皮肤,手上、腿上鲜血淋漓。据马先生回忆,当时妻子试图帮忙消毒,但由于疼痛感太强,又担心非专业的处理会引发感染,最终还是决定出门前往居委求助。

周浦镇临时组建的“明天华城前线指挥部”医疗保障组成员孙玮接到消息后,立即穿上防护服,赶到马先生家中,先检查其手脚能否照常活动,再关注伤口是否影响正常功能。“乍一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的确很吓人,但我仔细检查后,发现并没有后续活动性出血,于是用纱布、碘酒作了简单消毒。”孙玮发现马先生身上的伤口虽然较多,但主要是擦伤,也没有玻璃渣存留,便作了包扎。

孙玮是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特殊时期,家住明天华城小区的他,成为了小区志愿者之一。在孙玮看来,小区内居民人数虽多,但出现大问题的概率其实很小,主要还是居民内心的焦虑、紧张情绪会被放大,尤其是发生外伤后,紧张感就一下子上来了。“其实内心的焦虑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当我给患者解释清楚并处理完伤口后,明显感觉他的情绪好多了。”孙玮说。

马先生事后也坦言,刚刚受伤时,全家人的状态都是懵的,但在向居委求助并获得专业、妥当的处理后,一家人的无助感便很快被安心所取代了。

(综合“上观新闻”“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消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