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多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今晨分赴多个检测点开始工作 首席记者 萧君玮 摄
今天一大早,小区居民有序前往检测点做核酸检测
11月20日,核酸检测人员连夜进驻因本土散发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闭的明天华城小区,通宵工作的照片在朋友圈持续刷屏;十一天后,“大白”集结的场景再次出现,明天华城小区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正式开始。
今晨7时30分,第一辆大巴驶入小区,全副武装的检测人员鱼贯而下,分赴多个点位。小区内的准备工作已然就绪。等候检测的居民们,心情与十一天前有所不同——如果这次继续全员阴性,小区解封将指日可待。
“大白”再入场5点就起床
5点就起床,6点赶到医院换装准备,7点集结出发……浦南医院护理部护士长俞慈敏是“大白”中的一员。和她一样天没亮就睁眼的还有护士长曹慧娜。“点位上的12张桌子怎么安排,谁点数、谁收标本、谁录信息,还有防护物资准备,都要确认无误。”昨晚,曹慧娜一直忙到夜里12点,生怕迟到,就直接在医院住下了。
今天是她俩第二次踏入因散发疫情而封闭的明天华城小区。浦南医院的应急小队参与了明天华城前后做的三次全员核酸检测,俞慈敏和曹慧娜曾分别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
之前的紧张情形让她们记忆犹新。11月20日,小区刚封闭那一晚,俞慈敏和许多兄弟姐妹在这里忙了个通宵。她的工作是与同事一起统计数据、运送标本,清点时绝对不能出错,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高强度的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稍喘口气的俞慈敏这才注意到所处环境:“原来检测点背靠一条河,难怪有点冷。”
11月25日,明天华城小区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那天下着雨。结束忙碌的工作后,曹慧娜与同事们的鞋子里都是水,有的人脚底板都已经泡得发白。当时一起在现场紧张工作的还有两名年过半百的资深护士长,这一次检测,她们也主动报名了。
为了明天华城的三次检测,浦南医院调集精兵强将。11月20日,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彻夜协调指挥,她曾在今年春天带队逆行武汉;11月25日以及今天的核酸检测现场,则由经验丰富的王乃玲副院长带队。
“大白们”再入场,心情已不一样。现场更加有序,应对更加从容,时隔数日再次见到居民,又多了一丝亲切。
怀同一愿望 迎美好明天
“之前我们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说话听不太清,交流往往要靠大喊。这次我们特地准备了扩音的‘小蜜蜂’。”曹慧娜告诉记者,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检测持续优化。
约6000人在短时间内统一进行核酸检测,谈何容易。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外,还有居委、物业、城管、民警……在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方人员通力协作,周密的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
上午10时,安静有序的检测队伍中,业主王晓苏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我的二宝这个月就要满周岁了,他和外公外婆在别的小区住,这两周隔离我都见不到宝宝,视频时也不敢多和他说话,怕他哭,只好让我妈用手机镜头对着他,让我多看一会儿。”王女士告诉记者,“等到解封后,我要好好地抱抱儿子,亲亲儿子!”
稍晚,等孩子“空中课堂”下课,业主张女士全家也一起来到检测点。“希望全小区都是阴性,我们一起静待解封!”
截至发稿,小区的检测工作仍在继续。
“最早的检测结果估计中午就能出来。”李晓静告诉记者。所有人都怀着同一个愿望,期待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杨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