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3日 星期一
气温略有回升  入冬尚有时日 逛逛夜市,尝尝东南亚小吃 “苏河之眼”昌平路桥上午通车 嫦娥五号完成 在轨样品转移
第3版:综合新闻 2020-12-06
我国航天器今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嫦娥五号完成 在轨样品转移

航天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监测的交会对接情况 新华社 发

本报讯(记者 叶薇)今天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实现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嫦娥五号上采用了抱爪式对接机构,通过增加连杆棘爪式转移机构,实现了对接与自动转移功能的一体化。探测器采用的对接机构由3套K形抱爪构成,当上升器靠近时,只要对准连接面上的3根连杆,将抱爪收紧,就可以实现两器的紧密连接。

而轨道器和上升器对接完成后,还要进行一个重要动作,就是将上升器上装有月壤的样品容器转移到返回器中。研制人员利用2套倒三角形构型的棘爪,通过4次伸缩,使得容器逐渐移动到返回器中。这个构形很像我们经常使用的扎带,相连后就只能单方向传递。

捕获、收拢、转移,看似简单的过程,但在38万公里之外高速运行的飞行器上实现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八院研制团队构建了整机特性测试台、性能测试台、综合测试台、热真空试验台四大测试系统,先后进行了661次对接测试、518次样品转移测试,通过不断地测试、优化,确保自动对接与样品转移过程的万无一失。

此外,由八院控制所研制的红外及可见光双谱段监视相机,完美呈现了月轨交会对接过程。这款相机集红外和可见光成像于一体,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经各自的光学镜头获取图像数据,根据遥控指令要求在六种拍摄模式中自由切换,实现红外和可见光分别或同时成像。

“这就相当于给普通相机加了一个夜视仪,即使交会对接过程发生在月背,接受不到太阳光照,我们也可以通过红外相机记录下全过程。”该所光学导航专家郑循江介绍:“有光照的情况下,如果光照太强,可见光相机拍摄的照片也可能存在过曝的情况,影响观看效果。有了这款双谱段相机,就可确保全天时、全光照条件下记录交会对接过程,也可以让大众从红外镜头的视角看看太空。”

后续,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择机返回地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