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制图 董春洁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影院歇业、剧院关门、演出暂缓、展览停摆……从被按下“暂停键”,到逐渐摸索“重启”开关,从大小院团到影院剧场,从街边书店到专业展厅,文化艺术领域在这特别的一年,与其他行业一样,也曾面临资金、人员和内容生产的多重压力。
2020这一年,我们经过至暗时刻,感受文化带来的那份暖,我们在一起,携手“艺”起前行,迈向充满希望的2021。
口罩芭蕾 抗疫剧播出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演艺舞台按下“暂停键”,这对刚从国外巡演归来的上海芭蕾舞团演员而言,提出新的挑战。芭蕾舞是高超足尖艺术,唯有不间断练习才能保持肌肉记忆和身体柔韧性。
作为疫情期间最早恢复排练的院团,上芭舞者们“停工不停功”,戴着口罩轮流进排练厅练舞,随时准备着迎来大幕拉开的那一天。
2月份的镜头里,他们彼此间隔超过两米,整齐协调地跳跃、起舞,姿态依然那么轻盈、优美……虽然脸上的表情被口罩遮去大半,但他们的挺拔身姿和淡然气质,都在传递出一种不忧不惧的从容。
5月,疫情之中迎来转折时刻。上海芭蕾舞团以一场阵容强大的原创剧目汇演《起点》重新回归舞台、回归公众视线。
“我们在一起风风雨雨,笑和泪平分,冰雪会融,烟火会腾,答应我要好好地等美好发生……”10月8日,随着片尾曲的响起,上海出品的抗击疫情主题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正式收官。3月,写剧本;4月初,搭建场景、开机拍摄;6月,后期制作;9月末,全网上线,这部塑造“抗疫”一线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剧,网络评分达到8.9分。
《在一起》以较快速度创作,以真实故事为原型,以纪实风格为特色,依靠着高热度、高评分,有望引导世界一起聚焦中国的抗疫时光。
影院复业 影视节举办
1月23日,在一片“撤档”声中,曾被市场最寄予厚望的春节档,被踩下了急刹车。而后的六个月时间里,影院歇业、新片停拍、剧组解散……新冠病毒可以说按下了全球影视行业的暂停键。
7月20日,时隔179天后,上海部分影院正式复工。当天上午9点50分,首场放映在天山电影院虹桥艺术中心旗舰店拉开帷幕,第一批27位观众率先走进电影院,与“上海出品”的新片《第一次的离别》共同重回光影世界。
仅仅五天之后,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启幕。第一次尝试30%上座率,第一次线上线下并举,第一次举办露天电影展映,第一次不评奖不办典礼不走红毯……
上海为全球的电影行业和观众呈现了一个举办电影节的“上海方案”,既特别又令人难忘。
从7月25日到8月7日,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成功举办,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影视类国际文化活动。线上展映,露天观影,与电影“重逢”,看电视“破圈”……一朵特别的国际影视云在申城上空飘荡,人们共赴一场特别的影视约会。
今年盛夏,从抢票的热心影迷和惬意的露天观众身上,我们看到了人们文化热情正在释放、城市生活陆续恢复正常、中国影视行业迈出了新步伐。光影之行,始于足下。每一年的影视节,都是一次再出发、新开始。在特殊背景下举办的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给予中外电影人和广大观众以鼓舞和希望。
“艺起前行”剧场渐重启
和影院一样,剧场也经历了暂停后的慢慢重启:上座率从30%到50%再到75%。5月29日,演艺大世界再度开演,中文音乐剧《魔女宅急便》以30%上座率首演。9月18日,上座率终于放宽到了75%。
“艺起前行·全国优秀新创舞台剧目上海展演”今年9月下旬起举行,两个月时间里,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广西、四川、陕西、上海等地的14台优秀剧目的集中亮相,让上海市民得以“足不出沪”遍览全国各地舞台新近涌现的优秀作品,通过“进剧场、看大戏”来感受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特色。而通过相互观摩、交流、研讨,也让上海和兄弟省市文艺院团能够互相学习优秀剧目创作经验,有助于全国文艺工作者们进一步携手抗击疫情、繁荣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舞台。
引进来,也走出去。两周岁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岁末在佛山大剧院上演了第200场。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疫情期间,外地没有一家剧院取消‘电波’的档期,反而还来与我们敲定,生怕条件合适时我们不去。”
随着剧场演出的缓步开放,“电波”巡演征程走过厦门、南昌、青岛、宁波、南京、北京、沈阳、哈尔滨、延安、西安、济南、天津等近20个城市,巡演票子经常秒空。影片质感的氛围营造、悬疑大片的情节推进、英雄烈士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上海创作出了红色题材舞剧一个经典。
艺术品市场“上海时间”
在今年全球艺术博览会大部分停摆的情况下,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于10月16日拉开帷幕。这之后的一个月,百余场国际级展览展销齐发,由西岸辐射至全城,形成集聚效应,世界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上海时间”。
全新打造的国际艺术品产业上海地标——西岸艺岛ART Tower正式启用,创新性地将覆盖整条艺术交易产业链的“全要素”生态统统装了进来,吸引全球优质产业资源入驻。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就迎来了17个国家、36个城市的近100家国内外顶尖画廊参展,来沪参展的海外画廊占比超55%,显示出交易月对全球艺术机构的吸引力和影响力。11月13日,Art021开幕仅3小时,展品就几乎售空,艺术圈迎来报复性消费。那一个月,上海成了全球艺术爱好者的嘉年华。
热情的观众,积极的买家,忙碌而惊喜的画廊,滨水的西岸艺博会西岸美术馆、位于市中心的ART021、偏安城市一隅的青年艺术博览会,在艺博会场域与场域之间的能量互相辐射,艺术作品的等级错落互补,构成了艺术市场的丰富性。
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以及第七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成为未来国际艺博会的风向标。属于上海的“艺术时间”,在国际艺术圈里产生了巨大的回响。
大师的作品 申城展陈
第二届艺术品交易月的闭幕,并不意味着艺术展览的结束,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实验,各种艺术仍然在上海各处精彩纷呈地碰撞,延续。
虽然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全球艺术展览几乎全部停摆,但是2020年下半年仍有多个世界级大师的作品展在沪展出,让人叹为观止。
9月17日,印象派开山之作《日出·印象》的中国首展,在中山东一路1号艺术博物馆三楼与中国观众见面,参观者排起了长队,从日出排到日落。
9月26日,展览“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及油画展(2020冈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作品来自于挪威收藏家帕尔·冈德森,展出的53件作品,包含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画创作及其生涯晚期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手工上色的石版画《呐喊》,以及被誉为蒙克最出色的肖像版画作品《胸针》尤为引人注目。
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达·科特的个展“橡胶铅笔恶魔”11月在荣宅开幕以来,至今仍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维持非常高的出镜率。
动漫和游戏 国风盛行
疫情期间,在各类文化活动纷纷按下“暂停键”之际,作为“宅经济”代表的动漫游戏产品成为满足人们居家时期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国内疫情平稳后,动漫游戏行业也率先按下“重启键”。上海复苏的首个大型会展活动、7月16日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 2020)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CCG EXPO 2020在线上收获了超过1000万的观看量,为动漫游戏行业复工复产提振了士气。
有了成功的先例,7月31日至8月3日,规模更大、参与人数更多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也顺利在沪举行。大量国外游戏展商无法入境,国内企业就以更大量、优质的新老游戏作品,让展会现场精彩不减。发行不到一个月的国风游戏佳作《江南百景图》,因其取材于中国古画的独特美术风格,成为“黑马”爆款,获得第二届中国原创艺术类精品游戏大赛最佳原创艺术大奖(移动端)。同时,国内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也使得上海成为国外游戏厂商举办线下大型活动的最佳选择。
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0)在上海成功举办,原定于北美举行的S11也改到中国举办。
在这个不寻常的年份,上海“全球电竞之都”的金字招牌愈发熠熠生辉。
本报文化部集体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