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离异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侄甥代位继承案 庭长以案说法  老年居民受益 我究竟错在哪里? 离婚冷静期
第23版:新民法谭 2021-01-08

我究竟错在哪里?

我的邮箱收到一封自称爷爷的来信,信中讲述上周在他家发生的一件让他苦闷的事,想听听我的意见。

那晚7时多,爷爷奶奶与儿子、儿媳、孙子祖孙三代像往常一样吃晚饭,聊家常。爷爷因为孙子的教育问题与儿媳起了争执,儿子和奶奶见状忙劝架。气坏了的儿媳将桌上的菜碗摔在地上,碎碗片伤了儿子的手。吵架声也惊动了周边邻居,在邻居及楼组长等人相劝下,纷争才平息。

这件事之后,家里也失去了平日的欢笑。深感失落的爷爷一直在冥思苦想: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平时一直教育孙子玩手电筒时不能照别人,更不能照人眼睛,却不知道教育他在公众场合手指不能随便指别人的头、眼、鼻等,尤其是别人的生理缺陷。想想孙子还不懂,自己不该责怪他。

再想想平时一家人团聚的时间,也就是每逢工作日下班儿孙一家来吃晚饭的时候,老两口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忙里忙外做给他们吃,不仅不要他们交一分饭钱,而且他们吃完就走人。孙子都七岁了,从未洗过一只碗,似乎理所当然。想想儿子他们上班挺辛苦的,老人家也不计较,即便这样,谁能想到一语不合还会吵成这样。“常回家看看”那首歌里唱得那么好,为什么现实生活相去那么远?事情过去一星期了,儿子他们不再来吃晚饭,爷爷还在反思:究竟哪里得罪了他们?可能是平时对孙子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偏差,比如对于孙子上学打车,爷爷一直颇有微词。他认为,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孩子那么做,但如果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的话,艰苦朴素的传统还要不要提倡了?还有一次,爷爷听到儿媳“教唆”孙子去向外婆要什么电动玩具,不久,外婆果真就买了一个五百多元的智力玩具给孩子。这不是培养新一代的“啃老族”吗?说句心里话,有时没忍住,将不同的看法讲出来,不说也就没事了。但这样换来的家庭和谐相处能长久吗?真的很为我们的“下下一代”的将来担忧,该怎么做才好?老人们期盼的不就是家庭和谐,子孙成才么,最不想看到的是当自己的孙辈长大后,只为了点小事,就对他们的父母瞪眼睛拍桌子。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言传身教”现在开始做起来还不算晚,等到你们也老了的时候,时光还会再回来吗?

看了爷爷的信,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估计儿媳可能是积怨已久。对孙子的教育方法,长辈只能提建议,而不要强加在子女的头上,硬要他们接受。我只能劝他,对这样脾气大的儿媳,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不能以暴制暴。特别是火气上来不要讲过头话,他们现在不来吃饭,是你的一句“不吃,以后也不要来吃了”的话造成的,过头话一出口就很难收回。

我劝爷爷想开点,晚辈不来是暂时的,大家冷静一下也好。老人不要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小辈身上,也该自己享受享受了。在我的劝说下,爷爷参加了旅游团,心情好多了。不久儿媳在自己父母的劝说下,也回到了婆家。

人民调解员 青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