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李大钊为革命“播火” 工会的初心源头 工人的精神家园
第15版:文体新闻 2021-01-25

工会的初心源头 工人的精神家园

走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陈列馆外景 杨建正 摄

工作人员正在做展陈准备

车水马龙的南北高架旁,有一排石库门风貌的建筑常常引得游人驻足,它就是位于静安区成都北路新闸路口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摇篮。砖瓦无声,岁月有痕,当你走进陈列馆,在艺术化的展陈中,可以感受中国工人运动的波澜壮阔。

在2019年的修缮过程中,陈列馆新增成都北路899弄9号和11号两个门洞,将建筑面积增加到410平方米。陈列馆入口处代表工人形象的雕塑已矗立了10多年,今年又将迎来一次更换改造,期待着每一位观众来到这里,都能有常看常新之感。

版画复刻历史

循着工人的脚印进入展厅,从来自农田的赤脚板,到穿着布鞋走进城市,再到如今的皮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演进……和很多纪念馆比起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面积并不大,如何让一摞摞史料成为观众看得懂并且入脑入心的展项,陈列馆颇下了一番功夫。进入展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句烫金的语录——“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党的第一个决议《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就明确指出,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在一大结束后不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8月11日成立了。

就在上述这句话的下方,五大版画讲述了五件工人运动史上的大事,也与书记部密切相关。若隐若现的线条勾勒出了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英美烟厂罢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大罢工、五卅运动。同时,在对面的大屏上,生动地展示了早期产业工人的影像,这是陈列馆与上海音像资料馆合作的珍贵视频,静安区文物史料馆馆长朱润介绍说,这些码头工人、火柴厂童工、人力车夫、丝厂女工的动态影像,都是外面不多见的。

走上二楼,一幅幅连环画映入眼帘。其中,有一幅长卷绘就的是从“八小时工作制决议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提出《劳动法案大纲》,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到新中国成立后,工时立法终成定案,蕴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尽在笔墨中。还有一幅会动的油画,生动展现安源路矿大罢工时的场景,工人们挥动拳头,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触即发。

屏上触摸历史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了,为什么选择上海北成都路19号C作为公开办公的地点?通过三张地图,观众可以清楚地了解个中缘由。陈列馆设计了一套透明箱体触控屏系统,最内层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地图局部,透明的显示屏上看似静态,其实每一次点击都有意外惊喜。

依次点开“1928年上海特别市工厂产业类别分类”“1921年左右上海五大工业区分布”“1917年左右公交线路”,观众可以发现选址的智慧:第一,它紧邻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第二,它位置适中,去任何一个工业区都不远;第三,它交通方便。一位观众仔细观察百年前的公交线路时惊呼:“那时候徐家汇竟是终点站!”

还有一处互动屏,成了徽章爱好者争相围观的宝藏打卡地。这里展示了陈列馆征集到的20枚早期稀见工会证章,后方展示的是徽章实物,前面是触摸屏,多媒体清晰地展示了徽章的正反面。参观者点一点,便可了解证章的具体内容。例如一枚圆形的江岸京汉铁路工会会员证,是1922年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筹备成立总工会期间颁发的,现已成为珍贵的铁路文物。那时候,别上工会的证章,是身份的象征,工人们有了为自己撑腰的组织,便能勇敢地向资本剥削说“不”。

情景体验历史

这幢两层的小楼里,还保留了石库门老底子的亭子间,正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李启汉当年的卧室兼办公室。李启汉就在这里,撰写《劳动周刊》的文章,为工人罢工起草文字,整理工人学校上课的讲义,在不起眼的石库门亭子间,满腔热血干着革命大业,正应了古人那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身处其间,观众也能感受到革命先辈的那份激情岁月。

去年,陈列馆推出了一堂“足迹:红色序曲”情景党课,广受欢迎。参与者郑重地别上一枚党徽,端坐在二楼的“工人补习学校”,上海第一所工人半日学校的场景开始还原。讲解员化身李启汉的妹妹,穿上女工衣服,为大家讲述“哥哥”舍生取义的故事。

1920年学校刚开办的时候,由于方言不通,报名人数寥寥无几,李启汉购置了留声机,提供足球,用文娱活动吸引工人参加,还学会用上海话和工人谈心。因此,情景党课里特别设置了上海闲话话上海环节。到了1921年,工人学校很受欢迎,报名的就有200人,其中女生有20多名。有工人提出,每天做12小时的工,白天没有工夫读书,李启汉说:白天没空就晚上来读,只要大家愿意来,学校里可以多开几个班次。于是,工人学校每天有两个开课时间,一个是上午7时到9时,专供放夜工的来读;另一个是晚上7时到9时,专供放日工的来读。

在书记部的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李启汉这样的革命先辈,比如李启汉的挚友邓中夏。1922年6月,李启汉因为邮务工人罢工被捕入狱,直到1924年10月,才被释放出狱,共被关押2年4个多月。陈列馆特别邀请央视热播剧《共产党人刘少奇》中李启汉的扮演者来出演自制短片,还原邓中夏接李启汉出狱的场景。身处其间,观众也能感受到革命先辈的那份激情岁月。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