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用“民情日志”减少居委会报表数量;以线上办公让社区干部减少跑腿次数;靠数据智能平台增强社区治理效率……临汾路街道通过实施“四减三增”工作方法,帮助基层社区干部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能,使辖区社区工作者有了更多时间与精力“走家串户”,与居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是记者在昨天静安区召开的“区委第三轮居(村)巡察立行立改暨居(村)委会减负增能条块协同推进交流会”上了解到的。目前,全区各街镇等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工作新路,想方设法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
会议报表减了,派单跑动少了
为减轻社区干部工作负担,临汾路街道着力推进“四个减少”。首先是减少会议: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能合并的会议一律套开,必须开的会议一律短开,其他除紧急会议外的会议一律须经主要领导同意后才能召开。
其次是减少报表:街道通过开发“民情日志”数据,打通了13个业务应用子系统,形成了一个多源数据并流、覆盖街道辖区全部房屋、全体居民的“数字底座”,并在此平台上实现了科室与基层数据联通共享,科室可自行查询调取大量报表,不再需要基层反复上报,减少了基层报表数量50%以上。如疫情期间,街道紧急上线“临小二”居民服务系统,居民零接触即可实现回沪登记、体温申报、口罩预约等事项,社区干部登录后台后即一键导出数据,实现了“零报表”。
再就是减少跑动:依托明道OA办公软件,将五类事项审批迁移至线上,实现数据代替人力去跑腿,让基层干部省下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群众。对经费、合同用章等申请,当日审批、能快则快、能快尽快,大幅度缩短了审批流程。去年,街道应用明道OA办公软件当日审批率达到95%。
最后是减少派单:依托“一网统管”、平台自动派单机制,坚持“优先向部门科室派单”的原则,着力减少居委会作为处置问题的“首责”比例。比如将物业工单优先派发给房办统筹,减少居委会交办的负担。
依托城运平台,坚持“五线谱”方法
为提高基层社区干部提高工作效能,临汾路街道通过实施“三个增强”,为他们赋权增能。
首先是增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红色家园”建设,强化居民区党总支在居民区的政治核心地位。街道还落实小区重大事项居民区党组织预审制度,提升居委会和业主(居民)两个满意度在物业季度测评打分中的权重,保证居民区对于业委会、物业公司的“话语权”。
其次是增强科技支撑:依托“社区大脑”城运平台,在电梯运行、占用消防通道、高空抛物等21个小区治理场景布设了8000多个感知元件,构建起了24小时监测社区运行体征的物联“感知网”,从而逐步取代了有许多社区干部参与排查的“人海战术”,有效地提高了小区运行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效率。街道还借助“数字驾驶舱”应用分析系统,对社区人房户进行群体画像,运用于老公房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社区防疫等多个场景,由大数据辅助决策,帮助社区干部提高治理能力。
再次是增强履职能力:坚持街道首创的“五线谱”一线工作法,实施机关干部包干20个居民区吹哨即到举措,让干部们到基层与社区干部一起为群众排忧解难。街道还推出了“星期四行动”,引导机关联络员,每周四到居民区解决居委会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难题。
尝试用更科学的方法化繁为简
“社区工作事务多、会议报表台账多、重复上报问题多,例如关于社区量血压这一项内容数据填报,就要涉及上报给3个区级职能部门。”据静安区委第五巡察组组长王希佳介绍,自2019年起,至今他们已经开展了三轮居(村)巡察工作,走访了全区14个街镇,267个居村,发现各居民区普遍存在居委会事务性工作较多,基层压力负担仍然较重,基层干部下社区走访时间较少,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现象。“不过,各街镇现正在尝试更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在为基层减负增能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效。”
大宁路街道搭建智慧社区平台,整合社区平安、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数据库,利用AI语音外呼系统联系社区老人,对电话未接通的,第一时间通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和居委会干部上门探望,使居委会服务群众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彭浦新村街道深入调研,查找基层工作负担、痛点问题,首创《居委会工作SOP》,将千头万绪的工作化繁为简,为各居委会协助行政事项落地推演出一套标准流程,将居委会的日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街道继续推进居委会“全岗通”,实现居委会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