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做事像事 两件韩国文物打“飞的”出差来沪 孔笙“江河”“山海”一肩挑
第14版:文体新闻 2021-02-03

两件韩国文物打“飞的”出差来沪

“中韩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上午在上博揭幕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时逢中国农历辛丑牛年,上海博物馆首次聚焦东亚汉文化圈下的生肖习俗,联合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卓荦(音同“洛”)迎新——中韩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今天上午开展。有意思的是,其中两件韩国文物是在没有韩方人员的运送下,打“飞的”来到上博的,这在上博文物交流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此次亮相的共有8件/组文物,其中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的6件/组牛年生肖精品文物,以及来自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2件交流文物。十二生肖的思想和信仰仍在今天的韩国传承。此次在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厅展出的4件文物,分别是来自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铁制嵌银丝方形火炉(右图)、青瓷镶嵌牛纹罐(左图),以及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凤纹牺觥和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耕织图碗,从不同层面体现传统社会中的两大“牛事”:祭祀与农耕。

此次生肖联合展将在中韩两国同时举办,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也正在展出上海博物馆选送的2件牛年生肖文物,分别为宋代划花番莲纹卧牛枕和明代牛形镜架。牛是勤奋、友善而坚韧的象征,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引用韩国古诗句“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希望能为两地观众带去温暖向上的力量。展览将持续到3月7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