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连上海古旧书店的职工也没有听说过“书钉子”这个词。到了七八十年代,上海古旧书店先后改名“上海旧书店”和“上海书店”。读者选书须经过柜台里的营业员,从架子上取下来再传递到他的手中。人们大多只看扉页上的内容提要,欲购从速,要不就把书还给店员,因此,挑选者还称不上是“书钉子”。
为了招揽顾客,南京西路与江宁路口的上海书店,在两张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桌上,整齐地放着一叠叠五花八门的期刊,免费供人翻阅。顾客经常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桌边阅览,带动门市东边的零售。细心的浦小明员工发现,店堂西面生意清淡,于是,我与他挤进人群,把一个拼成长方形的桌子一拆为二,另一半移至店堂西面。与此同时,读者跟随桌子“动迁”去那里看书,果然带动本店整体的图书销售。上图公司在福州路、四川北路与淮海中路上的门市部,大多采取类似的营销方式。这些长时间围着桌子周围翻阅杂志的顾客,就是“书钉子”的雏形。
1987年,福州路的上海书店二楼京版书店,开天辟地尝试着不设柜台,在本行业中首创为读者敞开书架。1995年,总店装修一新,全面实行对外开架售书。读者可以自行从书架上挑选品种,一些长时间固定看书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书钉子”。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书城开张营业,生意兴隆,尤其是寒暑假,沿1至7层的楼梯台阶两旁,几乎坐满了捧着书本的“书钉子”。这个现象造成部分书品损耗,也带来了人气,促进了销售。
之后,在南京西路与四川北路的上海书店相继动迁关闭。淮海中路上的上海书店成了沪港三联书店。福州路上的总店比邻“航空母舰”式的上海书城,为走出一条错位竞争的专业化道路,彭卫国总经理把斜对面的古籍书店迁址到那里,受到爱好古籍的“书钉子”们的追捧。
随着手机与电脑的“读屏”者数量猛增,书店里的“书钉子”骤减,逐渐演变成新时代的“书钉子”。现今的“书钉子”们不局限待在店里翻阅,他们捧着电子阅读器移动在各个地方进行阅读。这已是全球“书钉子”们的一种趋势。现在的“书钉子”与过去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由固定变成移动,但阅读本质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