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刷绍兴市民卡可坐车去宁波 食品的“前世今生”扫码可知 红色剪纸话党史 黄海之滨崛起中华药港
第12版:长三角/万象 2021-03-23
连云港新医药加速冲击“世界级”

黄海之滨崛起中华药港

中华药港一期 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供图

提起江苏连云港,不少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印象,或许是山海港城相依相拥,资源富集的旅游城市,或者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东端起点等名片。但近年来,连云港的医药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了这座海滨城市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外界不少人好奇,在强手如林的江苏,连云港是如何瞄准制药这一新兴战略产业,探索“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目标?

现实模样愈加清晰

时针拨回到2018年9月。着眼新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华药港”的设想,让人眼前一亮,随后确立“港城特色、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定位。紧接着,连云港开发区对标国际一流,启动总投资90亿元的“中华药港”核心区建设,致力于做好医药产业发展的“空间服务商”。

“中华药港”是连云港开发区打造世界医药产业高地的主阵地,位于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内,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连日来,在中华药港核心区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期8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二期27万平方米高端化学药物制剂产业园主体全部封顶、三期38万平方米商务生活配套区即将全面开工。

“中华药港”总体规划“一区两园”。“一区”即核心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主要布局商务展示、科创研发、智能生产、商务服务等功能。“两园”是东西两园,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西园”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生物药、化学药、原料药、医疗器械、特医食品、药用辅料和制药装备产业;“东园”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医用包装材料产业。

“二期高端化学药物制剂产业园,今年底前具备项目进场装修条件;三期商务服务区,已开工建设,其中,中央厨房将于今年6月前率先建成投用,2022年三期全部建成投用。”中华药港指挥部负责人陈敬阳介绍,今年“中华药港”将持续加大建设推进力度,规范医药仓储物流、打造专业服务团队等重点工作,“中华药港”现实模样愈加清晰。

“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出口规模和潜力不断扩大……眼下,新医药已成为连云港重要产业之一,涌现出恒瑞医药、豪森药业、正大天晴和康缘药业等国内医药龙头企业。

“四大药企”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均落户于连云港开发区。如何引领这些领军企业产业联动,为区域医药产业创新添“智”添资?随着中华药港的建设和推进,答案正浮出水面。

在项目推进上,成立中华药港招商办公室,为医药项目提供全流程的帮办服务,出台《中华药港高质量发展意见》,从医药品种、公共服务平台、产品国际化等15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平台“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在项目招引中,中华药港坚持“建链、强链、补链、扩链”并举,紧盯长三角区域医药研发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进驻中华药港核心区6号楼的恒瑞创新药工艺研究所,目前正在内部装修。“该研究所主要负责恒瑞医药已上市产品的再研发工作,建立从研发到注册申报、从补充研究到核查获批的一整套工艺优化和变更的研发体系,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每年可同时开展研究项目10多个。”中华药港指挥部负责人王修贺介绍,本土四大药企新上项目均留在中华药港,“为此,我们通过以商引商等方式,积极招引相关产业链配套项目,同时加快培育更多成长型医药企业。”

截至2020年底,连云港开发区已集聚各类医药企业160多家,拥有各类医药创新成果800余个;已初步建成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手术用药、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及医用材料三大产品群……连云港正以打造千亿级“中华药港”为目标,加快构建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和全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医药产业生态。 本报记者 唐闻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