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自闭症患者介绍乘车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今天是第十四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自闭症患者是一群如星星般的孩子,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他们正在自己的星河中舞蹈。
上午9时30分,在71路中运量外滩终点站内,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团员青年正在为这群“特殊的朋友”系上蓝丝带,他们是来自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阳光之家的学员。“公交车上都配有安全锤和灭火器,紧急情况下可以敲击玻璃逃生,门上有开门阀,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手动打开。”青年志愿者吴梦婷为8名学员讲解安全逃生的小知识,并介绍了71路公交车的“前世今生”。
阳光之家的带队老师罗晨芳向记者介绍,这些特殊的“大孩子”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虽然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又都与别的孩子一样温柔、善良。“他们平时胆子很小,反应很慢,遇到陌生人会害怕地躲开,在课堂里,他们能接触到的只有给他们上居家生活、社会交往等课程的老师。对于他们来说,能多一次对外接触的活动,也能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而在“最美公交站”南浦大桥枢纽站内,45路和65路的车头、车身和雨刮器部位也已悄然系上了“蓝丝带”。65路车队支部书记刘义表示:“我们在车辆上绑上‘蓝丝带’,是想尽微薄之力将爱心传播出去,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感受到温暖,也值了。”
本报记者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