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炒股“小白”被坑10万元本金 刘老太的遗产该怎么分? 特殊的婆媳矛盾 车陷泥路司机飙戏  几小时后醉驾落网
第24版:新民法谭 2021-04-02

特殊的婆媳矛盾

这次来找我的是一对婆媳,她俩是都失去丈夫的苦命女人,遭遇让人同情。

婆婆项女士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与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大儿子成家不久便因病去世,大儿媳改嫁后,与婆家不再往来。不久,小儿子成家,娶了江苏姑娘易女士,婚后生下一女,原本一家五口其乐融融。然而,2008年,小儿子患绝症医治无效去世。10个月后,项女士的丈夫也因病去世。一家五口,现在只剩下婆婆、儿媳及孙女。

按理婆媳俩应该彼此照应,守望相助,但相互猜忌令两人形同陌路。按相关政策,儿媳易女士可以把户口报到上海,但直到如今,户口问题仍没解决。易女士认为主要是婆婆从中作梗,对她落户提出3个条件。第一,可以落户,但以后如果再婚,户口和本人必须一起迁出;第二,即使落了户,也只能享有居住权;第三,婆婆要求把自己女儿的户口也落进来。就凭这三个落户条件,易女士自然不接受,担心答应了婆婆的条件后,自己孩子的权益会没有保障。

其实婆婆项女士对儿媳易女士的不满由来已久。小儿子刚被查出患病,需要在家静养。一个月后,易女士却擅自把自己弟弟带回家住,一住就是13个月。婆婆虽心存不满,但碍着面子敢怒不敢言。小儿子去世后,儿媳易女士不知道该在哪里买墓地,让婆婆拿主意,婆婆则让儿媳自己决定。不久,公公去世,易女士向婆婆提议,父子俩的墓地可以买在一起,婆婆没有明确表态。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前一天,易女士才得知婆婆只为公公买了墓地,第二天她就默默地跟着婆婆以及亲戚到墓地,向亲戚借了些钱,匆忙地将自己丈夫的骨灰办理了壁葬,墓碑上的名字也没有刻。

那么大的一件事一家人居然不沟通,太不可思议了。我分析这件事的蹊跷之处在于买墓地的费用问题。儿媳想让婆婆出钱为丈夫买墓地,婆婆认为儿媳应该自己出钱为丈夫买墓地。大家肚知心明,都在“捣糨糊”。

我问易女士:“你提议让婆婆把公公和丈夫墓地买在一起,问过价钱,谈过钱的事吗?”“没有。”易女士支支吾吾地答道。问题的症结果然在此。

说着说着双方又回到易女士的落户问题上,其实婆婆的理由并非无道理。“她对我一直很凶,我怕她的户口进来以后,对我更不好。”婆婆项女士在儿媳落户问题上横加阻挠,一是担心自己日后生病,儿媳不会照顾自己,二是担心儿媳以后再嫁,可能会涉及自己孙女的利益。因此项女士试图把自己女儿的户口迁进来,对儿媳进行约束。对此,我认为项女士的做法也有不当之处,她大可不必用自己女儿来牵制儿媳,那只会添乱。她好歹有一份房产,完全可以通过立遗嘱,来处分自己的财产。我告诉项女士,如果让儿媳的户口报进来,儿媳就能享受医保等待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负担。

同时我也批评易女士,应该改变对婆婆的态度,体谅婆婆。我告诉她,婆婆其实不难相处,就以买墓地的事来说,儿媳有困难可以对婆婆说,而不是把买墓地的事推给婆婆,要将心比心,应该像母女那样彼此体谅,互相照顾。两个女人其实都不容易,易女士在丈夫病重期间还坚持外出挣钱,以1000多元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照顾年幼的女儿。而失去丈夫、失去儿子的项女士,坚强地把家给撑了下来。看上去我是在批评易女士,实际上在帮她。易女士终于承认自己对婆婆不尊重、不礼貌,项女士也因此释怀,承诺尽快为儿媳解决户口,两人破涕为笑,相互搀扶着走出去了。

人民调解员 青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