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活化”老建筑,让历史留在未来 激活红色资源  讲好初心故事
第4版:要闻 2021-04-21

“活化”老建筑,让历史留在未来

方翔

建筑无声,却可以让历史的讲述更加“原汁原味”。

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虽然还未对外开放,但经过了专业而细致的保护性修缮之后,其以“修旧如故”的新面貌,告诉着世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是如何历久弥坚。在不远处的太仓路127号,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原博文女校)经过修缮之后,也最大限度接近历史原貌。作为修缮施工的负责人,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蕾表示,在整个修缮工作中不仅要搜集老材料,还要用到老工艺,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使其成为连接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一座城市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新街区,也要有可以阅读的老建筑,因为这里有城市的“根”与“魂”。城市有机更新,将历史“点石成金”,体味的是文脉,涌动的是创新。

延安西路238号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书法家、美术家、音乐家等协会的办公地。这里解放前是意大利商务总会,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不久前刚经过修缮,正以全新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里见证了上海文学艺术界的发展和壮大。文化名人夏征农、于伶、杜宣、林风眠、沈柔坚、丁善德、王云阶等都曾在此办公,这里有上海文化艺术界的集体记忆。我们根据历史沿革分析、房测报告和现状分析,将建筑物按照原有风貌进行恢复。”冯蕾说,“无论是外部的爱奥尼柱,还是内部独具风格的壁炉,都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展现其历史真实性,不为追求华丽而改变其原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老建筑不是圈禁起来供人欣赏的,有关部门要推动老建筑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修复、展示和利用,最大程度保存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完整性,发掘它们的时代价值,让珍贵的历史遗存依然可以参与到今天的城市运行中,与都市功能相得益彰,让城市文脉可感、可知,更可延续,让历史留在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曾经说过,“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使用中保护,这是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他看来,上海的历史建筑为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要追求这样的目标,不能没有历史建筑的彰显和积淀;另一方面,也要为这些历史建筑植入新的功能。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历史建筑就是音符。城市更新与文脉传承有机结合,建筑的保护性修缮与功能性修复兼顾,将更好地体现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也会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有幸福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