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新书速递 走进柔软世界,感受美的滋味 上海文艺家写给新疆喀什的情书 文人的金子 上海作家口袋书三代“合体”,书写沪上文坛新名片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1-04-25

上海作家口袋书三代“合体”,书写沪上文坛新名片

◆李霞

孙颙、陈村、程小莹、薛舒、滕肖澜、姚鄂梅、孙未、任晓雯、王若虚,上海三代作家作品最近“合体”亮相,“上海作家口袋书”一套9本引起业内和读者关注。

这套书的缘起,首先是来自于内容呈现上的思考,9本书大多是中篇或者短篇小说的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从直接面向大众的出版社营销和发行的反馈中得知,推广单本小说作品集一直存在巨大瓶颈,散兵游勇的操作方式让优秀的小说作品集甚至是名家作品结集,也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被错过。而这9位作家,从其发端来看都源自上海文坛蓬勃不息的创作力量。整体切入和呈现会让单枪匹马汇聚成一支海上原创生力军,让上海文艺出版社多年来深耕上海作家作品的积累与收获更多读者关注,也让这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被更多读者看到并阅读,希冀作为一份规制整齐、叙述精良的“沪上文坛文学名片”而被记住。

这9位作家首先是老一辈大家,包括孙颙、陈村和程小莹,他们成名甚早,作品的成熟度极高。为一代写作者,他们拿得出经过时间洗礼依然流传的精品,同时也在新世纪寻找新的表达方式。譬如孙颙的《仙手》完全突破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运用新武侠的表达方式,讲述“俗世奇人”的不凡故事;而程小莹的《初恋》和陈村的《第一只苹果》对往昔岁月的回望,仍然葆有着青春的激情和不被时光所掩盖的光芒。作为中坚写作力量的著名作家,上海文坛则更多,这次所选择的三位恰好都是女性,在内容上,《百年好合》《越野》《基因的秘密》分别代表了滕肖澜、薛舒和姚鄂梅三位实力派作家对平凡人生中细碎光华的书写,各具风格。任晓雯、孙未和王若虚,作为沪上锐气十足的年轻一代,在前辈实力派所得到认可的基础上尝试走得更远。譬如任晓雯的《药水弄往事》足以媲美其《浮生二十一章》,讲述上海弄堂里的历史烟尘、众生哀乐。《一次远行》是被疫情阻留在德国的孙未讲述关于“异乡人的奇遇”“白领男女的情感”等悬疑百出的现实闹剧。王若虚的《守书人》想象铺陈的锐气也是许多青年写作者追慕的书写。

内容到位,对应体量上7万字左右的篇幅,最好的呈现方式便是口袋本。“口袋书”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伦敦出版的“企鹅丛书”,还有日本文库本等。上海文艺出版社近年来注重推出小开本书系,包括“小文艺·口袋文库”系列,企鹅“鹈鹕”书系等。“厚书”变薄,赋予了“随身携带、随时阅读、深度思考”新的可能。评论家黄德海曾将该套9本的“作协口袋书”命名为“三上丛书”——读者可以在地铁上、厕上、枕上看的书。价位亲民、适合翻阅,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阅读。

记得在过年前刚领到样书,编辑们第一时间快递给作家后,纷纷收到赞美之词。这一套书不足十本,却足足酝酿了一年。无论从开本、用纸、精装形态的评估选择,乃至最后敲定的无护封圆脊精装,都贯注了数位编辑的精巧构思。你可以看到封面的插画和内容是一体的,穿线精装、布纹艺术纸和顺纹轻型纸的运用让这本书能展平阅读的同时获得轻盈温柔的质感。

口袋书越来越被大众所喜欢,这种形态的纸书不仅符合轻阅读读者的口味,也会让更多优秀内容以更为轻松自在的方式让纸书的清香流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