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官
春笋,是春天里的竹笋。这个标题,其实可以多视角地去写的。
可以单纯地写写春竹。三面环河的外公家,屋后是有一个竹园的。这个竹园一年四季,是鸟儿的栖息处,鸟巢无数。到了春天,母亲总是去外公家,回时,带回几捆竹笋,我们放点新咸菜炒着吃,竹笋很嫩很鲜美。
由竹笋是可以写写郑姐的。郑姐原是南汇区广播电台的优秀播音员,她的播音清爽圆润。退休后,她做起了“下沙烧卖”,成为非遗的传承人。现在的下沙烧卖,在市场上极具影响力,在这方土地,成为春季的时令食品。研究美食的专家也说好吃,当下春季,我也到这座镇上的西门去买点尝鲜。
浦东是不产竹的,这竹笋郑姐可能是去苏浙一带采购来的。可能是常吃竹笋的原因,郑姐总是显得年轻有风采,其实她比我大了好多岁。她做起烧卖来,俨然是一个大师。
现在,我居住的公寓屋后也有一个小竹园,前几天去看看,没有竹笋的破土,只有竹叶的一层铺地。可能,这是一个供人观赏休息的竹园,不产竹笋,四季常青。
但竹笋终究是要在春天里破土的,我常惊诧于万物的生命力,它们的蓬勃破土,装点了春天的景色,使春天丰满妖娆。
这春笋,多情地说一下,也是生命,是人生。我们所寄寓春笋的美好,便是我们的情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