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讲的是风险与收益的配比。无风险+高收益是每个投资人的梦想,事实上那只是一厢情愿的奢望。
5月1日本专栏题目叫《舍得的故事》,一语三关——产品、企业和处世哲学。关键其实在第三点的处世哲学,一个人明白舍得之道,则第一第二点就会自己“走”到你的面前。
写那篇文章时,舍得的股价是在历史最高位127.05元,还戴着ST帽子,到本周五却已经见高185.98元了。很多人跺脚后悔没有买,我只轻轻一笑:你是因为它涨了才觉得它好,你觉得它好却没有收入囊中于是后悔,这都是结果导向。为何当初你犹豫呢?很简单:ST啊!风险啊!贵啊!涨得太高了啊!
坦白说,错过舍得的人风险意识很好,值得点赞,不熟悉的标的不碰,是投资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明面的风险与潜在的收益。明面的风险,是人人都看见的,监管层特别设置一个ST来提示大家注意风险,这是对大家的保护。问题是,全市场几百个ST股票,是不是都是“差等生”?显然不是!
戴ST帽的原因有很多,不一而足,绝大部分的ST也是不宜碰的,但是,我们社会对改过自新的人尚且会给他一个机会,何况股市对一个ST呢?只要基本面发生质的变化,如舍得换掉的是实控人,那么,就有机会在新老板的带领下涅槃重生。
因此,当大部分人的目光还盯着明面上那顶ST帽子时,有心人已经在研究新股东入场后的各种可能性了。这就是潜在的机会。
当然,也有刚好相反的。比如多年前的康美药业,是A股里万众瞩目的穿越了上一轮大熊市的大白马大牛股。这是明面。但是,正是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实控人在造假,而有洞察力的资金已经早早就跟康美说再见了。这是明面的机会与隐藏的风险。
那怎么办?答案也很简单: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关注实控人的变化!绩差公司换实控人,大概率“咸鱼翻身”;绩优公司换实控人,也有可能风光不再。
黎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