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诉讼没预约  也能轮候办 饮酒后驾驶拖拉机也算酒驾 “拳头硬”和“嘴碎” “意定监护”让老有所依多了保障
第23版:新民法谭 2021-05-28

“意定监护”让老有所依多了保障

整理 姚丽萍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全社会应对老龄化,备受关注,民法典与之相关的一项制度设计正是——“意定监护”。

去年底,新闻报道了一位失去妻儿的八旬老人将价值300万元房产留给一位水果摊主,上海市普陀区公证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了监护公证以及遗赠抚养协议公证,老人通过协议确认水果摊主为其监护人,另通过遗赠抚养协议约定在其身后将房产赠与水果摊主。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根据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2021年4月14日出具的鉴定意见书,判决这位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虽然,老人与水果摊主所做公证是否会因为最新判决而存在法律上的瑕疵,尚未可知;但本案所涉“意定监护”制度再次引发关注。

在法律上,老人通过协议确认水果摊主为其监护人的行为被称为“意定监护”。“意定监护”首次出现于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预先确定自己将来的监护人,基本确定了我国意定监护制度的框架。后于2017年正式确立于《民法总则》,并在民法典中进行明确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不同于法定监护人的主体要求,“意定监护”的监护人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只要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有足够的信任关系,经过法定程序,就能建立意定监护关系,被监护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前选任,在自己意识尚且清醒时便为自己后续的生活做好安排。又由于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可以尽可能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后被监护人无所适从、无人照料或其他纠纷矛盾的发生。无疑,应对老龄化,“意定监护”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多了选择和保障。

假如,意定监护人不好好承担监护职责,被监护人已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极有可能无法维护自身权益,此时,该如何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呢?民法典对此也有明确规定:“监护人存在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此时,有关个人或组织可以是“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这条规定,让社会各个层面一起参与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作为全国首个产生意定监护案例之地,已在积极探索梳理意定监护权责“清单”,相信标准明确细化后,可以更好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使得“意定监护”发挥最佳社会效益。

刘正东(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