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穿着防毒斗篷训练
防化侦检
年轻的防化兵摘下防毒面具的那一刻
本报记者 吴健/文 通讯员 向勇 高巍 廖航/摄
防化兵堪称是我军序列里最贴近民众的兵种之一,从汶川救灾到抗击新冠,他们积极投入救灾、防疫消毒、环保等重大任务,立下汗马功劳。但老百姓又难有机会端详这群“蒙面勇士”,因为他们所战斗的环境充满未知风险。日前,北部战区陆军防化兵举行全要素实兵训练,本报独家披露他们所拥有三件“防毒法宝”,一旦有敌核生化武器来袭,这将保证“降魔神兵”上演“最美逆行”。
防毒面具:让你“憋屈”
影视剧里,人们总能看到头戴防毒面具的防化兵。这种装备是在CBRN(核生化)环境或有核生化威胁时使用,功能是防止士兵吸入有毒气体造成伤亡,同时在己方使用催泪弹、震撼弹强攻时,不受刺激性气体和强光影响,也避免火焰和弹片碎石崩落的危险。
防化兵告诉记者,防毒面具使用前,首先要检查面具是否有裂痕、破口,确保它和脸部密封贴合,还要观察呼气阀片有无变形或破裂,头带是否有弹性,以及对着口鼻的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当然还包括核对日期,确认滤毒盒尚在使用期内)。防毒面具佩戴时,要将面具盖住口鼻,然后将头带框套拉至头顶;用双手将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然后扣住。为防意外,战友间会相互检查面具连接部位及呼气阀、吸气阀的密合性,用完后要将面具放到洁净地方以便下次使用。清洗面具时,要避免用有机溶液清洗,否则会降低使用效果。
测试面具性能时,要将手掌盖住呼气阀并缓缓呼气,若面部感到有一定压力,不觉得有空气从面部和面罩之间泄露,就表明佩戴密合性良好。如果感觉面部与面罩之间有泄露,需要重新调节头带与面罩,排除漏气现象。有经验的老战士告诉记者,还有一种简便办法,那就是用手掌盖住滤毒盒座的连接口,缓缓吸气,若感到呼吸困难,则表示佩戴良好,若感觉能吸入空气,则需重新调整面具位置和头带松紧度,消除漏气现象。
很显然,染毒环境里,防毒面具能救命,可对战士行动却是巨大负担,最大的影响就是呼吸,防毒面具对呼吸存在阻力,长时间佩戴不仅让人憋闷,还影响视线和感知,毕竟面具覆盖整个面部,难免遮挡部分视线。更主要的是,在持枪作战的场景中,佩戴防毒面具的防化兵要正常瞄准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防化服:特殊“盔甲”
防毒面具之外,防化兵最重要的“盔甲”便是防化服(也称化学防护服),它一般覆盖到整个人体,至少可为躯干、手臂和腿部提供防护。战士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参加国防教育活动,为公众演示穿脱防化服要领,普及民防知识。
具体而言,穿着防化服前一定要检查完好性,查看外面部分是否被污染,缝线部分是否有开裂,这决定着使用者的安全。战士还提及一个小细节,如果使用者勉强穿着不合身的防化服,那容易造成服装损坏,所以穿着前务必确保大小合适。
穿防化服时,一定要遵循穿着顺序,一般先把裤腿穿在腿上,两个胳膊穿在袖子里面,再戴上面罩和帽子,把拉链拉好,再穿上靴子,戴上手套。为保证密封性,穿好后可在袖口等处用胶带密封好。使用中,防化服若被有毒物质污染,应在规定时间内换掉。每次使用后,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再放到干燥通风处风干,但要避免在强光下曝晒,否则会减短使用寿命。
防毒斗篷:追加“防线”
有毒物质无孔不入,条件允许时,防化兵还会披挂防毒斗篷,阻止毒剂液滴、生物战剂、放射性灰尘降落或飞溅到人体、装具和单兵武器上。按结构形式,防毒斗篷分为无袖式和带袖式,前者的帽子为联结式,边缘有帽带,前襟有揿扣,腰部有出手口,适合步兵分队使用,而后者则在门襟下半部和下摆后部的折边上设有揿扣,可相连成两条裤腿,并有系带,以便扎到小腿外部,适合炮兵等特种分队使用,通常与防毒面具、防毒手套、防毒靴套配套使用。
据了解,为了在救援时争分夺秒,防化兵每天要反复练习穿脱动作,全套下来,要在一分半达标,可战士们把速度提到一分钟甚至四十秒,因为在他们看来,救援中每一秒都事关生死,越快越好。防化兵日常训练离不开三大专业:侦检、喷洒和淋浴。通过侦检确认有无有害物质后,会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洗消液,第一时间中和有毒有害物质。
小链接
防化兵ABC
“迎着蘑菇状烟云,向着沾染区挺进,射线毒剂仔细观察,准确迅速分秒必争,我们是防原子防化学的尖兵,我们是保障合成军前进的先锋……”这是中国的《防化兵之歌》,作为与“魔鬼”打交道的兵种,防化兵一般由防化(观察、侦察、洗消)、发烟(喷火)等部(分)队组成,防化分队实施核观测、化学观察、气象观测和化学、辐射侦察、沾染检査,实施消毒和消除沾染,烟火分队实施喷火,协同步兵作战和施放烟幕掩护部队行动。
如遇化学袭击,他们要快速深入毒区,依次奔向每一个侦测点,对疑似毒剂进行侦检,查明毒剂种类,对土壤、水源、空气、植被等进行侦检,探明“毒剂”的种类、浓度、受染面积并标记边界。如果遭受核武器攻击时,他们负责测定辐射剂量,标志受染地域边界,同时对受染地域进行化学武器的消毒和核武器的消除,对受染人员、装备进行洗消,为其他分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指导其他部队进行防护。
“保护自己,才能敢打必胜”,必须全副武装的防化兵,实际在“非人”环境下战斗,防化服等装具包裹时,自身温度至少比外界高6℃以上,而一套防护、侦毒装备在5公斤以上。即便如此,只要军队和人民需要,他们都会无畏前行,将生死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