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东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扫码看视频
普安路,一条小马路,毗邻淮海路。数数淮海路周边诸多支马路,普安路看上去真不算出挑;但这并不妨碍它将来光彩照人,因为它实在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隐士,大隐隐于市。
“回望100年前,普安路一带就是海派中医发源地,名家荟萃。未来一天,普安路会成为海派中医文化展示长廊,重现海派中医‘初心荣光’。”沈卫东说这话的时候,是在诊室里,刚刚结束了一下午的门诊。
沈卫东,黄浦区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海派中医重要代表——“杨氏针灸”第三代传人。1997年行医至今,淮海路-普安路,普安路-淮海路,沈卫东走过多少趟?不计其数。有一天,他忽然想到:海派中医文化,能够增强淮海路的吸引力,何不建立普安路海派中医文化展示长廊?
“杨氏针灸”是百年医学遗产,曙光医院是沪上百年老院,海派中医跋涉百年岁月,121岁的淮海路也是见证人。去年,因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淮海路商业品牌也在经历调整。每次走过淮海路,沈卫东总是忍不住要想,淮海路的灵气,在于历史赋予的独特资源。百年淮海路,要持续引领高端定位和顶级流量,还是要打“文化牌”——有体验度的文化展示、文化传播和文化产品,才能吸引人气、留住人气。
那么,百岁普安路,又能为淮海路带来什么?海派中医文化展示长廊,就是一个不错的项目。长廊开端,就是普安路口淮海公园,定期有海派中医名家义诊、名家讲座,进入普安路,一路通过可视化展现,让公众感受中医文化、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融合……于是,沈卫东提交了代表建议。此外,沈卫东反复与职能部门沟通商讨,描绘海派中医文化与淮海路商业经济发展互融共促、相得益彰的前景,力促传承中医文化与提升营商环境实现双赢。
今年5月1日起,《上海市中医药条例》实施,弘扬海派中医文化不只是文化自信,更是法定规范。普安路,海派中医文化展示长廊,重现海派中医“初心荣光”——曾经,这只是中医沈卫东灵光乍现的想法,之后,变成人大代表沈卫东的代表建议,不远的将来,将是梦想成真的现实,就像淮海路周边出类拔萃的那些小马路那样,一定行!
首席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