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走出国门看世界
第19版:军界瞭望 2021-07-19

走出国门看世界

——1985年人民海军军舰首次出访

吴淞军港欢送出访编队 贾明祖 摄

编队通过马六甲海峡时遇到澳大利亚潜艇 董永伦 摄

中国官兵在孟加拉国海军法鲁克舰上合影 宋宏刚 摄

中国官兵参观巴海军潜艇 宋宏刚 摄

中美战舰海上汇合 贾明祖 摄

◆王笑梦 张韶华

您可曾知道,今天穿行大洋、舰阵如林的人民海军是从哪里走向世界的呢?答案是上海,1985年11月16日,两艘战舰驶离上海吴淞军港,开启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的友好访问,这是新中国人民海军舰只首次正式出访,是一次从黄水走向蓝水的历史跨越!

没有舰名的出访舰

当年,海军可没有实行现在这样的舰名规则,新建战舰大多仅有舷号而无舰名,像出访的主力驱逐舰只叫132舰,后来才称合肥舰,相伴的综合补给舰叫X615,多年后才称为鄱阳湖舰。但它俩都大有故事可说。

132舰是中国第一代国产051型导弹驱逐舰里的“精英”,它的代号叫“051Z”,多出来的字母代表“指挥舰”,是专门针对水面作战编队协调指挥的中型战舰,按西方的划分是叫“驱逐领舰”。其特点是在051型舰主船体不变的基础上,安装国内最先进的381甲雷达和673-II舰载情报中心,作战反应与指挥控制能力无出其右。也正是那次首访中,132舰经受了历时5昼夜的狂浪侵袭,浪高达9-11米,波长100-120米,海情高达9级,连螺旋桨都露出水面,但全舰依然经受住考验,证明“中国船”是响当当的。

再看X615舰,是中国第一型油水干货综合补给舰,1979年服役时,被外界认定为人民海军志在远洋的“实力宣示”,该舰排水量超过2万吨,有4个油水补给站和2个干货补给站,舰尾还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实现纵向、横向乃至垂直补给,开了我军海上立体补给模式先河。尤其它那硕大的舰体,在12级风力下能平稳航行,因此出访南亚中,X615舰扮演着补给舰、医院船和编队指挥舰的三重身份。

马六甲“偶遇”潜艇

离开上海的第11天,编队进入著名的马六甲海峡,突然值更战士报告后面尾随着一艘潜艇。编队指挥员聂奎聚要求X615舰放慢速度,过了一会儿,潜艇赶上来,有6名外国军人正拍照,艇指挥塔围壳上站着大胡子军官,军旗是米字旗加一颗星,证明它属于澳大利亚海军。当艇驶过我编队右舷时,吹起致意哨,那名军官举手敬礼,旋即132舰信号兵鸣一长哨回礼,同时舱面人员向潜艇行注目礼。

经照片核对,与我军“邂逅”的是澳海军奥伯龙级潜艇“奥赖恩”号,它在上世纪80年代根据《五国联防协议》(FPDA)常驻新加坡,针对南中国海、印度洋海域甚至日本海执行侦察活动,监视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海岸,有时还会尾随苏联太平洋舰队。

被印军舰机追踪

11月29日,编队举行首次通过印度洋仪式,在这片与太平洋一样辽阔的海面上,中国军人迎来“更多样的风浪”。

众所周知,印度一直视印度洋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海上侦察非常频繁。12月3日,编队上空出现印度海军一架伊尔-38巡逻机,由于高度很低,机翼下N304的编号和机徽非常清晰。第二天,印军护卫舰“戈达瓦里”号也开始追踪中方编队,别看是护卫舰,但排水量比我方132驱逐舰还大,而且得益于东西方大国支持,获得当时全面而先进的武器配备,就在尾随过程中,“戈达瓦里”号就放飞一架“海王”直升机,对中国军舰抵近侦察,而当时的中国驱逐舰尚无直升机携行。

就在这天傍晚,“戈达瓦里”号用甚高频波段向中国编队通话,并从左舷靠近编队,双方相距仅200米。印度人问我编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司令是谁?两舰舰长是谁?去干什么?舰名?司令军衔?中国军舰按照国际规定一一回答,并询问印舰的情况,了解到该舰舰长叫贝巴上校。当贝巴知道我方编队司令相当于中将军衔,立即命令水兵全舰站坡,向中国舰队致意,并邀请中国海军访问孟买。中国编队也鸣笛回敬,祝他们顺利返航。

异国总能遇“知音”

12月8日上午,中国海军编队终于抵达此访第一站——巴基斯坦卡拉奇,这个被称为“巴铁”的“全天候伙伴”以最高礼仪迎接,不仅出动两艘驱逐舰迎接,还安排墨诺拉炮台以21响礼炮欢迎。此后6天访问里,巴方为中国编队免费提供锚泊地、引水、拖船、用水及陆上交通工具,服务周到细致。

交往中,巴海军完全敞开大门,像当时中国还没有的6800吨级大型驱逐舰“巴布尔”号,中国官兵看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巴海军还把刚引进自法国的阿戈斯塔级潜艇开到卡拉奇,邀请中国朋友从头走到尾,要知道该艇比当时人民海军主力033型潜艇更先进。中国军人见到的巴方朋友,几乎每个人都对两国历史了如指掌,有些人还去过中国,有些是短期访问,有些是一两年的留学,其中在参观巴舰“塔里克”号时,一些巴水兵兴奋地说自己刚去过上海,原来该舰在1983年代表巴海军首次访华,去的就是上海!

18日,编队到访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根据斯方要求,编队不悬挂斯国旗,也不鸣礼炮,两舰并靠伊丽莎白一号码头。与巴基斯坦的大张旗鼓不同,斯里兰卡海军对中国很热情,规格也比较高,但在对外宣传上却很低调,这与当时南亚政治环境有关。另外由于斯海军规模较小,只有一些小艇,加上科伦坡港是国际商业码头,因此并没有什么互相登舰的活动。

24日,编队来到第三个访问地——孟加拉国吉大港,孟海军猎潜艇“德乔伊”号赶来汇合。根据安排,132舰停靠一号码头,X615舰则在C锚地停泊。26日上午,在“德乔伊”号引导下,132舰正式驶入吉大港,港内的孟军舰挂满旗,舰员站坡欢迎,双方均鸣放21响礼炮。这艘领航的“德乔伊”号也有个小故事,它本是1985年12月1日中国刚刚交付孟方的一艘037型猎潜艇,也就是说这艘中国猎潜艇来到异邦还不满1个月,就来为故国访问编队领航。更有趣的是,这艘“德乔伊”号于1995年退役后,其艇名和舷号却被保留,后来又赋予引进自中国的一艘导弹巡逻艇(LPC),装备76毫米舰炮和舰舰导弹。同样的“德乔伊”号,同样的P811号,两代舰艇都来自中国,见证了中孟友谊。

海上传递友谊

12月30日,出访编队离开吉大港,踏上回国的航程。1986年1月3日编队第二次驶入马六甲海峡,碰巧与正在访华途中的瑞典海军“卡尔斯克鲁纳”号布雷舰相遇,该舰的目的地就是上海。中瑞官兵彼此互致问候,表达了深深的情谊。

和瑞舰分手后,天气开始变差。1月4日中午,海军编队进入南海,接连碰上两股寒流南下,海面狂风大作。1月5日后,海面出现狂涛巨浪,2万吨级的X615舰的甲板都被吞噬,高达18米的驾驶台被巨浪覆盖,而3000多吨的132舰更如汪洋的一叶扁舟,时而被恶浪拍到海中,时而被涌浪抬上浪峰。编队上下同心协力,经受住巨浪洗礼,于1月9日抵达海南岛休整,12日继续踏上归程。

就在途中,还有一次重要的海上外事活动。12日上午,根据中美两国两军预定的计划,中美海军共5艘战舰在海上汇合,美舰先后与中方编队组成了单纵队、双纵队等队形,双方收发旗语11挂、灯光报文46份,美舰主动组成单纵队从我编队右舷150米处通过,向中国战舰致敬,双方舰员列队站坡互致问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海军舰艇首次海上友好交往,整个过程持续了9小时之久。

与美舰分手后,两舰继续北上,于1月19日胜利返抵上海。此次出访历时65天,航程1万多海里,表明人民海军已具有编队远航的能力,在海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