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通”设备只需按一下即可呼叫或接听,与长宁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对话 屠瑜 摄
“年纪大了,有时候真的需要一些帮助。”家住长宁路491弄的75岁独居老人陈阿姨感慨道。近日,一个类似车钥匙的椭圆形小设备——“为老服务一键通”,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
呼救、打车、挂号都可
近日,陈阿姨急着出门参加聚会,用手机打车软件没有打到。于是,她按了一下刚领到不久的小设备,“我现在急需要一辆车”。9时50分,有工作人员回拨该设备,“您的车子已经叫到,预计6分钟到达,您记一下车牌号,出门注意安全”。9时57分,车辆到达小区,接上了陈阿姨。因为走得急,小设备没有带。工作人员多次联系未果后,联系了出租车司机。晚上回家,陈阿姨又接到了回访,“今天您外出以后回来还好吧,一切还比较顺利吧,您自己多保重”。
为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作为上海市首批“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区之一,长宁区在江苏路街道率先探索“一键通”服务试点,依托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聚焦老年人需求突出的高频服务事项,对“一键紧急呼救”“一键打车出行”“一键预约挂号”“一键咨询服务”进行流程再造。
陈阿姨说,服务全过程令人满意,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很热心很细致,还会跟踪回访。希望试用范围能扩大一些,解决更多的困难。
设备小巧携带方便
江苏路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冯晓莉告诉记者,300台“一键通”从上个月开始在街道试点。它只有一个按键,小巧玲珑,可随身携带。使用时,只需按一下即可呼叫或接听(长按是求救,也是外呼),然后就能与长宁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对话。
60岁以上、享受上海医保的老年人,都可以到所在居委会进行申请,填写服务调查表、通过审核后享受该项试点服务。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像打车软件一样看到车辆实时位置,老人就会焦虑取消服务等。后续市场化费用问题也是老人关心的。
平台运维方项目负责人陈燕分析,从6月15日到7月17日,“一键打车出行”成功率58.49%,服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峰期叫车等待时间较长、部分地区车辆较少无司机响应。“一键预约挂号”成功率53.12%,服务失败的主要原因:无号源、部分用户无法明确挂号需求或挂当天号(平台只能提前预约)。
后续系统会再优化
长宁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负责人孟刚介绍,“为老服务一键通”项目是由市经信委和市民政局牵头,协调申程出行和健康云资源,长宁区民政局结合长宁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通过一键功能的应用,为老年人提供优先预约服务,还有定位服务。目前还在测试过程中,一方面是设备的测试,另一方面是处理流程和老人需求的测试,后续会再进行优化。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