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书法 修旧利废乐陶陶 桥头上的“高台跳水” 怀念手抄本 书房变迁史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1-08-06

桥头上的“高台跳水”

□陈光新

这几天,看着电视里我国的跳水小将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激动万分之余,我不禁想起我年少时也曾练过“高台跳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里城外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塘。到了夏天,暑热难当,这些家门口的水塘就成了孩子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每天午后,我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的,动不动就泡在了水塘里,小小年纪一个个无师自通地就学会了游泳,不是狗刨就是蛙蹬,整天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仗着有了这么一点“水性”,我们从塘边下水时就无所顾忌,都是直接采用跳水动作入水。一个垫步跑到供人们洗涤用的石码头上,双手高举,纵身一跃,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水中,潜出长长一段距离后,才抬头浮出水面来换一口气。

长到上学年龄之后,我们开始嫌弃家门口的水塘太小,在里面游得不过瘾,暑假当中就天天跑到宽阔的护城河里去游泳。河里停泊着渔民养殖用的小木船,我们先是在两岸间横渡几个来回,然后游累了就爬到小船上来休息。接下来,我们就站在船头上玩起了跳水,一个接一个地跳下去;爬上船来,再跳下去……就像一群正在进行训练的跳水队员。

那时候,还有一些比我们“艺高人胆大”的调皮鬼,专门跑去公路上的大桥上面去玩跳水。夏日里的城东、城南等几处大桥上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这种“高台跳水表演”。过往行人纷纷被吸引过来,驻足观看这种不花钱的演出。

有一回,我和几个邻居小伙伴路过一处桥头,看到人家同龄人跳水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潇洒,引来路人一片啧啧称赞声,感觉真是太有面子了!于是哥几个也决心壮起胆子尝试一回,爬上高高的桥头上往下跳。不过,那次跳水我们战战兢兢的,实在不敢玩平时的那些花头经动作,只顾夹紧双腿护住裆部,头上脚下地直直跳了下去。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桥头“高台跳水比赛”,胜负自是早有定论。只见,那一伙得胜的“跳水王子”趾高气扬,众口一词地直“夸”我们跳的是“炸弹式”,引来在场众人一片哈哈大笑。羞得我们像落败的公鸡,只有掩面而逃的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