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市核酸检测量有所增加,各检测点也备足人手予以应对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摄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啊……”市民叶先生走到核酸检测窗口,摘下口罩,张开嘴巴。普陀区中心医院护士迅速将棉棒在他口腔里轻拭几下,提取咽拭子样品,存入试管中,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
叶先生是航空业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做核酸检测,对于检测流程,早已驾轻就熟。“我在互联网医院预约好,到现场出示凭证就好,之后能在网上查询到检测结果,很方便。”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于患者门诊住院治疗、休假返沪、出差需要,以及类似叶先生这样的岗位要求等不同原因,近期来核酸检测的人数有所增多。排队时,大家都遵守一米线,也没有聚堆聊天或大声说话等情况;不少检测者在采样后换上了备用口罩,并将废弃口罩投入指定垃圾桶。
为了减少被检测者的不适,在做到准确的情况下,采样护士眼明手快,往往一个班头下来,手都酸得抬不起来。“手法很轻柔,他们辛苦了!”前来检测的群众纷纷点赞。
据院方介绍,为应对近日来增加的检测量,目前该院核酸检测时间已由原来的8时至16时延长至24时,尽可能满足市民需求。采样完成后,24时小时内可以获取纸质或电子版报告。
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近来全市核酸检测量有所增加,日均达30万以上。提醒需要核酸检测的市民,合理、错峰选择采样点,在采样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本报记者 郜阳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