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就要到了。明晚,河南卫视将继“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之后,再次为观众推出《七夕奇妙游》(见左图)。据悉,此次节目除了将用惊艳的方式展现七夕的节日民俗之外,还会让古老的飞天梦与当今的航天梦在节目中相遇,用全新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让观众伴着爱情的甜蜜,一起仰望星空。
民俗 有爱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此次《七夕奇妙游》主创团队,正是打造《元宵奇妙夜》的导演路红莉以及“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视觉总监李鹏。“爱情一定会有”。总导演路红莉说,“我们想做一些尝试,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爱情故事来演绎中国式爱情。同时,我们会用最中国的艺术形式——戏曲,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年轻的网友们了解戏曲、认识戏曲、喜欢戏曲。戏曲的种类将不局限于河南的豫剧,还会精选其他剧种,共同表达相思、相恋、相知、相濡以沫等不同的情感阶段,让观众感受中国式爱情的绵绵情意。”
事实上,古时候的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七夕祭等,因此除了爱情的主题之外,《七夕奇妙游》也将与此前推出的爆款“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一脉相承,巧妙地向观众介绍节日民俗,比如拜七姐、七夕观星、玩磨喝乐、染指甲等七夕节民间习俗,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牛郎织女,实际上也是农耕社会的一个代表,为什么要这个时候来说七夕呢?因为秋天已经来了,天气就要渐渐开始寒冷了,必须八月裁制,那么七月,就该是织女们飞梭织布的时候了。”路红莉表示,“七夕也是女儿节,外祖母、母亲、女儿,一代代传承着心灵手巧。仰望星空,穿针引线,闺蜜之间有情感的交流,这叫乞巧。头天晚上人们会把蜘蛛放在盒子里,看谁的蛛网又圆又密,这叫得巧。这次中国节日的系列节目,想做一下这样的尝试,弘扬中国传统过节的风俗。”
星空 有梦
“今年的七夕节目,我们不光谈爱情,不只有浪漫。”李鹏说,“牛郎星和织女星是我们七夕民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诗经》中,就有对牛郎织女的描述。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七月,银河飞流而下,牵牛星、织女星在东西两侧环绕,说明我们古人在对星空的探索当中,产生了这种想象……”所以,此次节目还会让古老的飞天梦与当今的航天梦对话碰撞。
“这种对浩瀚星空的憧憬和探索,延续到现代。我们的故事会从璀璨的银河中展开。”李鹏说,“你看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命名‘神州’,空间站叫‘天宫’,探月工程‘嫦娥’,包括中继卫星‘鹊桥’,这些命名都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天空的美丽憧憬,对浩瀚宇宙的无限向往。”用古今穿越的方式,赞美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
此次《七夕奇妙游》的筹备期间,河南遭遇了水灾,因此节目中,家国情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李鹏补充道:“其实我们的这些岁月静好,完全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任何浪漫的时刻和时间,像我们的边防战士,各行各业驻守在一线的人员,都为我们的岁月静好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七夕之后,接下来的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河南卫视还将继续推出“奇妙游”系列,节目注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文化与节目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