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装“鬼”吸流量挑战公序良俗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主体完工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两翼 金融城、第一商圈……陆家嘴未来有多美
第2版:要闻 2021-08-12

装“鬼”吸流量挑战公序良俗

纪玉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主播在直播中哭着求救,称自己在深圳龙岗一地下停车场被一长发遮面的红衣人尾随。随后,多名网友报警。警方找到该主播后,却发现这是她为了吸引流量增加粉丝,与朋友商量策划的“剧情”。两人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

深夜、地下停车场、长发遮面的红衣人……这一惊悚的画面,激发了网友的热心,引来了警方的行动。然而,真相却是一场自导自演的装神弄鬼,无谓消耗了网友的善心,浪费了珍贵的警力资源——因为地址不明,警方接报后,多路警力在多个停车场展开搜索,一个多小时后找到该名主播。网友的热心和警方的效率值得肯定,涉案两人突破下限的行为则令人不齿,被拘实属咎由自取。

装神弄鬼吸流量,此路不通!如今,在直播、短视频等业态中,一些博主、主播为了博取关注,频频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试探”。

有的是弄虚作假,比如部分情感主播打着“调解”的幌子,自编自演杜撰的虚假故事,实际目的是带货,所售商品多为假冒伪劣;也有人策划摆拍虚假社会事件并恶意炒作,今年7月,就有多名主播设计脚本、分饰角色,制造了一起“公司庆祝大会多人打架”闹剧。

有的“谁红蹭谁”,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奥运冠军全红婵家成了网红打卡地,晚上9点仍有人在门口直播吆喝;“3元1碗15年不涨价”的“拉面哥”、坚持摆摊卖菜馍30年的“励志奶奶”被“围追堵截”;还有人以过激方式制造矛盾冲突,一名短视频博主曾手持大锤砸坏“大衣哥”家的大门。

有的故意挑战道德或法律底线,以出格行为自我炒作。曾有一名主播往酒店烧水壶小便,又往沐浴露瓶里面吐口水,以及一度出现过的“自虐”式直播,都是个中案例……

流量之上,仍有法律道德,有公序良俗。主播须自律,平台对违法违规、恶意炒作、无底线“蹭流量”等要及时干预。对违法违规行为,执法部门更要及时介入,彰显法律红线的权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