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多伦路老弄堂“微更新”后成网红打卡地 城市更新,共生才能共赢 “聪明”校园改变教育生态
第3版:要闻 2021-08-12

多伦路老弄堂“微更新”后成网红打卡地

“这条弄堂现在变得漂亮整洁干净了,这次下大雨也没有积水。”住在虹口区多伦路201弄的市民薛建纲今天见到记者开心地笑了,他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记者今天在多伦路201弄看到,“微更新”后的弄堂,全新粉刷的墙面、新铺设的路面、美观优雅的弄口宣传栏、具有人文气息的雕像和指引牌、重新整理的空中各类电线、排列整齐的花架子等,让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红色弄堂变得更加宜居、宜游。不少居民还把家里的绿植和花卉摆到花架上,精心打扮弄堂,使“海上旧里”更具魅力。多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汤裕琴说,现在多伦小区门口到左联会址纪念馆门口这一带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虹口区多伦路201弄深藏在著名的“海上旧里”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里,不足300米的弄堂,是早年左翼文化人常走的一条红色之路。岁月的痕迹在这条老弄堂留下了斑驳的“伤痕”,墙面脱落、弄堂积水、设施破旧等问题长久困扰着这里的居民。如何让“红色之路”重显生机,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和弄堂所在的多伦居民区的干部群众想到了“微更新”的方法,大家群策群力,修缮更新弄堂环境,使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更好地展现它的历史风貌。

著名的左联会址纪念馆就坐落在多伦路201弄,是“海上旧里”的典型代表。去年纪念馆经过修缮后,百年老建筑重现芳华。居民们商量着如何通过“微更新”使弄堂环境和这幢老建筑相得益彰,汤裕琴和居委干部逐户走访老居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查阅有关历史资料,还多次召开由居民和街道相关科室、专业设计单位参加的居民区“微更新”听证会,提出的方案很快得到四川北路街道的支持。确定设计稿仅仅是“微更新”“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需要处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如部分居民把非机动车停在弄堂口,还有居民将私家车停在左联会址纪念馆门前等,都影响了“海上旧里”整体环境。小区的市容市貌、人文环境,与居民现实需要如何兼顾?居民区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65岁,由党员骨干和居民志愿者代表组成的“多伦路201弄微更新管理突击队”,投入到此次改造工作中,并收获实效。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