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枪,你可以回家了。”15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诸多标志性地带,塔利班与许多前政府军官兵轻松交谈。而面对曾经“教法治国”并长期扎根农村的塔利班重掌政权,阿富汗民众充满复杂的感情。
安全最为需要
“很难想象我能这样面对‘圣战者’。”前军人阿肯扎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的心中仍有些忐忑,但至少现在,征服者还保持着笑容,他们摘下头巾,强调我们都是兄弟。”塔利班已发表声明安抚民众,承诺不会报复为政府或安全部门工作的人,将为企业、外国机构和慈善机构创造安全环境。
“任何时候阿富汗最需要三样东西——安全,安全,还是安全!”联合国前阿富汗问题特使卜拉希米的这句话,今天依然有效。美国议员华尔茨透露,美国在阿富汗持续20年的战争,名义上是反恐,实质上是在中亚腹地给战略对手制造“人为的溃疡”,并附带掠夺当地资源,结果是各种势力尾大不掉,阿富汗政府执政能力薄弱。
2004年至今,阿富汗政府的全球清廉指数始终在倒数五名。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援助资金中,1美元只有15美分能到达接受援助者手中,30美分支付行政管理费用,55美分被阿富汗各级政府贪污或挪用。
重在争取民心
在一连串失望中,阿富汗民众感受复杂。许多政府办公室、商店和学校仍然关闭,居民要么闭门不出,要么寻求出国。16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一张照片,显示喀布尔一家美容院老板在涂抹女性海报,年轻人则跑回家换掉牛仔裤和T恤,换上遮盖全身的罩袍。
塔利班领导人多次强调会对女性开放教育,但半官方的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说,这些规定因地方指挥官而异。像塔利班刚占领的加兹尼省马里斯坦区,当地指挥官要求女性穿罩袍,外出必须有男性亲属陪同。“塔利班官方的声明与塔利班官员实地采取的限制措施之间的差距表明,塔利班远未就自己的政策达成内部共识。”
多数观察人士认为,今天的塔利班政治上已成熟得多,尤其它能再度掌权,本身就与阿富汗官员腐败、民生艰难、经济落后的国情息息相关,因此必然要寻求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执政能力、促进民族和解。否则,如水的民心将会很快离开塔利班一边。本报记者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