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廊下镇“八月香”水稻今早开镰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立秋刚过,暑气未消,蝉噪依然。金山区今年的第一茬水稻已经开始收割了。
今天一早,阳光灿烂。记者来到廊下镇南陆村,阵阵稻香扑鼻而来,许多小麻雀叽叽喳喳,在稻田上空欢快地飞舞。1000亩水稻田黄灿灿的,稻穗都弯下了腰。随着一声大叫“开镰”,现场一台收割机轰隆隆地开进了稻田,一茬茬的水稻进入割台,通过脱粒仓,金黄的稻谷进入了粮仓,秸秆通过粉碎机又重新撒入稻田。
“由于上海本地米上市晚,所以许多上海人想吃新米的时候已经买了外地大米,新品种特早熟节水抗旱稻‘八月香’的出现有望让上海人吃上海米成为常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介绍,“八月香”在上海的生育期只有105天,比上海常规粳稻可提早50天左右。它的口感软糯、风味佳,已达到国家一级优质大米标准。今年抽穗期时正好遇到台风,对产量会有一定影响,原本一亩可以产1000斤左右,现在大概会减产10%。这次收割后,可采用再生稻种植管理,10月份再收一季晚稻稻谷,米质更好卖价更高。或者用多出的50天种一茬玉米或生菜,增加农民收入。
记者在现场,遇见了4位一起相约过来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已经退休的瞿慧芳阿姨告诉记者,他们前几天看到新闻,知道今天这里开镰,打了十几个电话,才打听到具体位置。今天一大早,他们就从杨浦开车过来,“我们这次特地过来拍大自然的,这里的景色多美啊!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小时候住在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很留恋那时候的美好时光。”
收割好的稻田,有种特殊的香气,那是丰收的喜悦。廊下镇“八月香”的开镰也拉开了金山区今年秋收的序幕。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粟容前告诉记者,金山区作为上海市粮食作物重点区之一,粮食面积有18.7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8.33万亩,小麦0.45万亩。台风“烟花”对粮食作物造成了一定影响。台风过后,金山区及时发布水稻抗灾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种植户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尽全力完成上海市下达的10万吨粮食产量的任务。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