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旻矣)上海动物园的美洲红鹮,首次自然繁殖成功。记者从园方获悉,自2018年下半年引进后,近期共有三对红鹮诞下了幼鸟,成功在动物园开枝散叶。
美洲红鹮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全身鲜红,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主要栖息在南美洲,是一种濒危、珍稀的鸟类,它们是特立尼达的国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早在2016年,上海动物园鹤轩内的美洲红鹮也有过自然繁殖的经历,可惜幼鸟并未成活。由于野外的美洲红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相对上海的年均温较高,饲养员们在软硬件上做了充分准备,提前在鸟园安装了2个大巢箱,内置可调节式取暖器,供其取暖。
今年4月下旬,红鹮开始筑巢。4月底,已有2对红鹮开始孵卵。5月9日,饲养员听到2号巢里有小鸟的叫声,后来用相机蹲守在巢旁,终于发现了小家伙。幼鸟浑身毛茸茸的,喙粉嫩,需要父母喂它才能进食。等到20日龄时,幼鸟已经能独立站在巢旁边了,体型也接近成鸟的三分之二。33日龄时,红鹮幼鸟从巢里飞下来了。等到小红鹮终于可以独立进食和自由活动时,爸妈就开始孵第二窝卵了。
5月下旬,第二对红鹮也成功诞下1只小宝宝。此后,第三对红鹮在6月底成功繁殖1只幼鸟。目前,进入式鸟园和鹤轩共生活着近30只美洲红鹮,期待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