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摄影,记录身边的绿意盎然
第20版:镜头艺术 2021-09-01

摄影,记录身边的绿意盎然

花墙 徐正魁 摄

同心圆 丁文安 摄

梦花源 冬河 摄

映象花缘 桀子 摄

夜色花雕 江海琴 摄

屋顶花园 徐伟庆 摄

延安路匝道 丁文安 摄

陆家嘴绿化 冬河 摄

大美北外滩 夏建明 摄

◆董长军

上海是一座会“呼吸”的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已从70年前的每人“一双鞋”升级至每人“一间房”。

曾经以为,绿化就是植树造林,如今我们身边的绿化空间已从地面向立体空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高架立柱绿化等各种立体绿化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

在记录上海城市立体绿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原来光秃秃的墙体,变成了一面面的“生态墙”。如思南公馆的“立体绿意墙”,从夏到秋,绿意深浅、布陈错落,成为许多摄影人的打卡点。一些高架桥墩也多是绿藤缠绕,由近及远如同绿色的森林,不仅软化了城市钢筋水泥的表征,还以直观的绿,在炎炎夏日为行人输送丝丝凉意,为往来的车辆驾驶员舒缓视觉疲劳。不仅如此,一些校园、医院、企业、政府机构的高楼屋顶、停车棚等,也都见缝插绿,以屋顶绿化的方式精心布局,使其披上了绿色外衣,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生机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每逢重要节庆日,上海的一些主要交通路段还会建设大型的立体花坛景观,在陆家嘴东方明珠脚下,每年的立体花坛景观都会刷新游人的眼界,也让广大生态摄影人心心念念。为了拍出海蓝色的天空背景,每每赶上晴天的傍晚,摄影人会一次次去蹲点守候,进行创作;为获得一个好的光线和角度,往往要跑上几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亲近自然、热爱绿化成为普遍现象,上海的家庭阳台绿化、小区“私家花园”日益增多,家庭、企业、城市的绿化资源有机串联,形成了相互交织的绿色生态网络。

人类的进化历史是从森林走向平原。今天,随着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上海在植树造林和树木认建认养的同时,正通过创新绿化形式,延展更多绿化可能,为城市增添生态魅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