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被风暴包围的机场
第17版:军界瞭望 2021-09-06

被风暴包围的机场

细品美军阿富汗撤离行动

JP3-68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条令网页

美军协助登记与核查撤离者身份

美军在喀布尔机场入口的检查站是风险最高的区域,因为这里直接与汹涌的人潮接触,易受自杀式袭击者攻击

携带12号霰弹枪的美军士兵警戒喀布尔机场

◆默虹 张韶华

冷战后,美国大致每两年就要搞一次撤侨,以致于学名叫“非战斗人员撤离”(NEO)的行动经验颇为丰富,还形成一套标准作业流程(SOP)。在全球化时代里,拥有大量海外公民和利益的国家,都不能不考虑危急时刻的撤离方案,而刚刚发生的美军阿富汗撤离行动,就有不少可议可谈的地方。

糟糕的开局

根据美军JP3-68联合作战条令,一旦某国因人为或自然原因威胁到当地美国公民安全,就需要启动NEO。原则上,NEO由国务院总牵头,美国驻当地使节总负责,美军及其他单位配合,撤离对象以美国公民为主,第三国公民和当地人为辅。NEO一般提前几个月就进行计划,包括确定撤离对象,建立联络网络,不愿走的要签“免责书”,制定详细撤离计划,提前进行准备等。但为了不引起过度恐慌和副作用,真正的撤离应越晚越好,且尽可能动员大家在民用交通工具还能用时就尽早撤离。

可这次在阿富汗,情况完全颠倒了。首先,阿富汗一直是战地,哪怕撤离,只能由军方主导。其次,20年反恐战争形成了特殊的“生态圈”,1.5万名美国各类承包商及家属滞留阿富汗,还有两万多与美军合作过、拥有特别移民签证(SIV)的阿富汗人,这么多等待撤离的人员,让美军着实吃不消,要知道众人皆知的1975年美军撤离南越西贡的“常风行动”,所涉及的撤退人数也不过7000。最后,当年美国还算准确地预判到南越当局能顶住越南南方解放阵线(越共)攻势大概3个月,这就给“常风行动”准备留出空间,可这一次塔利班进展得实在太顺了,美国总统拜登在7月份还相信阿军至少能撑3个月,8月31日完成撤离绰绰有余,不想塔利班仅用10天闪击,便在8月15日入主喀布尔。反观美军,到15日晨留驻喀布尔也不过区区千人,仅够守卫大使馆,而增援部队还在路上,数万名需要撤离人员的登记和组织工作也还未完成,算得上“屋漏又逢连夜雨”。

霸道做派 害人害己

正所谓“情急生智”,驻喀布尔美军按照NEO规范,第一时间安排战斗力最强的海军陆战队使馆警卫大队(MSG)护送外交官从使馆撤进机场,确保对外联络畅通,并恢复部分办公,向需撤离人员发通知。美军在机场开辟“安全区”,充当整个NEO的前方据点,并以“唯我独尊”的霸道强占空管塔台,叫停所有商业航班,为美国及盟国军机撤离让路。就在8月15日当天,多达81架次的外国军机进出喀布尔,除去英国、阿联酋和加拿大的23架次,美军独占68架次(包括加油机29架次,C-17和C-5运输机31架次,C-130运输机8架次),这些飞机不仅运了千余名增援官兵,还撤走2000多人,包括那架成为“网红”的C-17,它的机舱里塞进了创纪录的823人。

但接下去的16日,机场还没厘清秩序,由于前一天商业航班被美军强行叫停,数千名有机票的旅客进退维谷,而从各地赶来的数千名阿富汗人又把机场5个入口堵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塔利班已进入机场南区的航站楼,驱赶民众,加上当时负责机场警卫的美军多为原陆战队的MSG成员,人少不说,单单对庞大人群的控制和机场安防都缺乏经验。一时间,失控的人潮涌上机场跑道,不仅抢占民航客机,还闹出扒美国军机坠亡的惨剧,美军无可奈何地在16日下午关闭机场24小时。

术业有专攻

正是这24小时的缓冲,乱了阵脚的美军平静下来,继续遵循NEO规程恢复局势。此时,刚到的美国援兵起了大作用,他们刚接受过人群控制和机场警卫训练,一到达就抓住工作的关键——以跑道为中心实施清场,把人群清理出去,让机场吞吐得以延续。之后,擅长近战的美军第10山地师承担距机场数公里的外围警戒,熟悉机场的第82空降师负责机场内卫、空管指挥、地勤保障,受过NEO训练的陆战队第24远征队负责从入口接人、中间安检,最后引导上机的全套工作,而坐镇机场的总指挥是第82空降师师长克里斯托弗-多诺霍少将,他能从远在卡塔尔的美军中央司令部获得一切想要的资源。

从8月17日下午起,喀布尔机场重新开放,许多经典的NEO场景豁然呈现。在机场外围,美军同塔利班指挥官天天沟通,确保互不敌对。美军还以“带你们一起走”为条件,说服500多名阿军残部站完最后一班岗。为了缩小任务范围,美军只开放3个机场入口,陆战队员按照人群控制流程,组成防暴盾牌阵,配备催泪弹、闪光弹和霰弹枪,只让符合条件的人进来。当人群进了大门,就碰到撤离控制中心(ECC),这类似机场值机柜台和安检区,由陆战队员分批放行,翻译讲解流程,人员和包裹分开检查,尤其美国女兵负责女性安检。随后,是5到6名陆战队员对被撤离人员信息进行电脑录入登记,美国海关、移民局、国土安全部、使馆等部门对人员进行身份和资格核查,通过者在陆战队引导下进入不同等候区。要强调的是,广义的NEO,不仅包括撤离战地,后续还有中转站分流、本土临时安置和后续社区安置等。

拖延的风险

从8月16日恢复撤离起,美军在阿富汗的NEO似乎走上正轨,最高峰每45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最多一天能撤走2万多人,到8月30日行动结束,累计运走15万人,远超最初1.5万美国人和2.5万阿富汗人的撤离安排。但NEO有个原则,那就是尽快结束,免得夜长梦多。1975年的“常风行动”准备了一个月,实际才执行两天,而阿富汗撤离,虽然启动仓促,却持续超过两周,随着撤离人数众多,伴生风险也急剧增加。

由于美机天天起降喀布尔机场,“不要证件也能走”的流言传遍阿富汗民间,导致很多人来碰运气,而美军仍坚持“美国人、持绿卡或有效签证持有者、安全受威胁者”的准入标准,结果在机场外造成大量聚集,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26日袭击得手,包括13名美军在内的百余人丧生,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违反NEO“早计划、晚行动、快结束”原则,成了一大诱因,毕竟在不安定环境下,再完美的NEO流程也只是勉强维持“安全区”内的暂时运行,“安全区”越早结束,就越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