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硕果累累 最好的报答 又逢教师节 早早场 当母亲渐行渐远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1-09-10

又逢教师节

陈贤德

今天,是第37届教师节。想起62年前我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时,曾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培养更多花朵,建设美丽中国。当时,我还写了一首诗歌《教师的心》,其中两句“我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我的青春却会千百倍地延长”,至今记忆犹新。时光流水匆匆过,那年心愿今已圆。

虽然我从事教育工作只有18年,但我教过学生,也教过老师,我学生的学生有成了中学高级教师的——桃李也满园,也有担任报社中层骨干的——文章众口传。在我担任报社总编时,还受命组织过一场群星璀璨的教育界老专家与新闻界代表的聚会。

那是1992年9月10日,延安中路上的南海渔村酒家群贤雅集、星光熠熠。中科院学部委员、上海市政协主席、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和段力佩、袁瑢、毛蓓蕾、于漪、王沪宁等一众杰出教育工作者,与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以及周瑞金、张启承、丁法章、金闽珠、张煦棠等一众市级新闻单位负责人济济一堂、共度佳节。

会上,德高望重的谢希德教授强调,教育事业一定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急需人才。13岁就从教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长期任教于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毛蓓蕾老师也深情回忆了她教育事业、教学工作、教师职业的心路历程。交大党委书记王宗光、二医大校长王一飞、中科院学部委员马在田、复旦教授张根度、旅游技校校长金善鹤、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等或发言、或交流,氛围很好。酒店总经理、曾是羊城“十大名歌星”之一的陈浩光,他的妻子也是教师,还献唱了一曲《爱的奉献》,引发强烈共鸣。

二十九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出席活动的谢希德、段力佩、袁瑢、毛蓓蕾等老师已经作古;如今已92岁高龄的于漪老师获改革先锋奖章、获评“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获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王沪宁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我想,那一天、那一份对教师的尊重、对教育的挚爱,必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这正是——

今日又逢教师节,

挚爱学生有情结。

三尺讲台心无邪,

桃李芬芳是正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