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荣舜
有一年教师节前夕,我和爱人去拜访恩师蒋竹荪老师。靠近淮海路的一条小巷三楼,一间旧式大厢房,墙面有些斑驳,奶绿色的老式家具,迎门出来的是蒋老师的女儿。
蒋老师从阁楼上蹒跚着走下来,他眼力不济,可记性不差。“你怎么找到我的……你什么时候从安徽回来的?”说来惭愧,自插队与老师一别30多年后再未谋面。他没想到我们的到来。凝视他那眼球浑浊、皱纹深嵌的脸庞,我深感岁月之沧桑,我们都在竭力追念那一份师生情缘,“当年您选我当语文课代表,我至今还记得那幸福的感觉……想不到我也当了语文老师,谢谢您蒋老师。”我恭恭敬敬地递上教师卡和作品自选册,蒋老师欣慰地笑了,并告诉我由他主编的《绝好对联词典》和《书信用语词典》两书出版了,答应以后给我。
那年春节过后,接到蒋老师电话,让我去取书。我兴冲冲赶去,郑重地打开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词典。从序言中看到如下一段话:“蒋竹荪先生对《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曾经作出了很大贡献,并且在‘汉大’出版后还写了几十万字的‘校读札记’……他年事已高,但仍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十数年如一日。”蒋老师曾是朱自清的学生,他治学勤勉,老而弥笃,学养厚实,让我不胜感佩。
临别时,蒋老师坚持要下楼送我:“以后常来,我跟你是有缘的,还有一些资料慢慢整理好后再送给你。”我握着他那只枯瘦的小手,顿时眼眶一阵潮热。
以后又去过几趟蒋老师家,他还送了我一本由苏渊雷主编、他任副主编的《分类名联鉴赏辞典》,也让我爱不释手。
至今让我无法弥补的遗憾是蒋老师去世,我未能送上一程。唯可告慰的是蒋老师点燃的文学灯火,如今还熠熠生辉。去尽情享受写作的成就和快乐,这或许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