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有慧
溥儒(字心畲)和溥杰均为书画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先祖郑逸梅的友朋自中国台湾寄至两套印制精美的明信片,其中一套彩色的是王孙公子溥心畬先生的画作。细腻而不纤弱的用笔,明丽而不艳鲜的色彩,章法沉稳,气度非凡。刚入门不久的我,刹那间目不转睛地盯着画作,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一股强烈的愿望涌上,快!铺纸、研墨、拿笔,一直临摹至午后两点,才想起忘了午餐。
这一套明信片图例有山水、花卉、仕女、人物共十张。笔者从此开始深深地被吸引着。
溥心畲先生曾经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与吴湖帆有“南吴北溥”之誉,和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他是近代文人画家的代表,文人品格纯粹。他的作品当然也一样有极深厚的技巧基础,但是,溥心畲先生最好的作品常常尺幅不大,并不特别使人注意到他技巧的经营,相反地,却是在一片淡雅的墨色中渲染出了一个安静不染尘俗的文人世界。
他对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极为考究,有次对学生江兆申(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说:“你把我抽屉里的一幅画拿出来仔细观察”,此画是山水卷,长四尺五寸,高五寸,画得非常精细,坡石和山峦却用淡墨横扫,下笔若不经意,但却无一笔不恰到好处。全画着色很淡,但在感觉上却凝实而润泽。江兆申看了约半小时后对老师说:“看好了,全部记在脑海中。”“再看看,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老师说。又过了三五分钟,江兆申再告知老师已经全部默记下来。“你知道我在这幅画中渲染了几遍?”“三四遍”“一共十遍,一般人只是渲染三四遍最多五遍,颜色都浮在纸上,所以山泽枯槁,毫无生气”。江兆申听后,大受触动!
溥心畲先生的绘画如此特别,他的书法也如绘画一般飘逸隽永,不染尘俗,洁净馨香,自成品格。他的诗文创作方面,他的学养也是很为一般人传颂的。因此纵观他的诗书画之间无入而不自得的配合,恰恰由此证明他并不是汲汲于技巧化或形式化的绘画本身,而是在完成“人”的品格上下了更多的功夫罢了。
溥杰生于北京清皇室醇亲王府,二伯父为光绪帝,末代皇帝溥仪为其胞兄。后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
他自幼精习书法、诗词,具有坚实雄厚的诗、书功力,著有《溥杰诗词选》。曾喜爱虞世南,后受其业师赵世骏影响而自成一体,风格隽秀爽健,婀娜多姿。业界曾有:舒同的圆,溥杰的尖,说的就是他的书法特点。
笔者有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整理先祖物件时,见到一件溥杰先生的墨宝《饮食琐谈》,估计是为先祖出版的书籍所书写吧。
多年前,我配了镜框将之悬挂在客厅内餐厅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