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人水共家园  妙手织锦绣
第9版:专版 2021-09-14

人水共家园 妙手织锦绣

——江苏省高邮市化水患为水利奋斗历程剪影

1931年特大洪灾,高邮被淹

大运河波平浪静

1931年特大洪灾纪念墙

城中河如诗如画

祭水坛

高邮,位于里下河平原,是江苏之心。呈“襟带苏皖”之势,有“控引下河”之利。

高邮,东经119度,北纬33度。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这里盛产水稻、鱼、虾、蟹、鳖,其高邮麻鸭、双黄蛋更是名满天下,誉满天下。

张荣权

高邮是水乡,水面积占百分之四十以上。逶迤的大运河,浩淼的高邮湖,南水北调的三阳河,数不清的河沟港汊,说不完的荡滩湾渚。北宋词人秦少游描绘:吾乡如覆盂,地踞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当代作家汪曾祺则说:我的家乡是个水乡,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

202O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在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总书记看到1931年高邮遭受特大洪灾的照片后,关切地询问:现在这些地方受灾还严重吗?是否还有这些大的灾情?总书记的关怀让高邮人倍感温暖。高邮市水利部门表示,要积极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要求,继续复苏湖河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旱涝保收,大水大旱均无大灾,让高邮真正成为高质量的“鱼米之乡”。同时,不断开展水情教育,以保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

水患,历史的伤痕无法抹平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灵。水又是双刃剑,顺之温柔以利万物,逆之狂暴摧毁世界。

翻开高邮的历史,那就是一部水史,一本化水患为水利的奋斗史。

高邮有文字记载的水利建设从唐代开始。唐李吉甫,筑富人、固本二塘,以治旱涝。明陈瑄,建减水坝多座,以作排涝蓄水调节,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明清时黄河夺淮,高邮湖在水旺时成为洪水入江水道后,洪涝灾害就频繁发生。虽有河臣靳辅、张鹏翮筑“归海五坝”应对洪峰,还是免不了洪灾的经常发生。

清康熙十年(1671),蒲松龄在高邮为幕宾,春夏之交,高邮北段运河大堤决口,蒲松龄作《清水潭决口》描绘了波如山倾的骇人景象:

河水连天天欲湿,平湖万顷琉璃黑。波山直压帆樯倾,百万强弩射不息……

蒲松龄面对洪水疯狂,除积极筹备水工物料封堵决口和救济灾民外,只有徒叹奈何。

清乾隆年间,王念孙之子王敬之曾在《水来谣》中描绘过高邮暴雨成灾时的状况:

水来如寇至,比户同一惊。一日湖田没,二日湖堤平。三日鼓飞涛,岌岌摇孤城。城门白昼闭,涛声杂蹄声……

据史料记载,江淮之间曾多发洪涝。洪水堤外的高邮,更是水旱频仍,民不聊生。为治水,康熙、乾隆皆六下江南视察河工,每次皆途经或驻跸高邮,并建立“归海五坝”开启制度,以期“水涨听其自漫而保堤,水小听其涵蓄而济运“。这些治水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患的危害,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民之苦水之痛。以乾隆年间为例,1741年至1787年的46年里,大的涝灾就达11次之多。及至民国,洪涝更甚。1916年、1921年、1931年三次特大洪灾,是历史最悲惨的岁月。尤其是民国二十年(1931)7月,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洪水滔天。当局不顾百姓的安危,对即将到来的洪灾重视不够,准备不足,措施不力。高邮湖水位连日暴涨,达历史最高。8月26日,西北风烈,引发高邮湖湖啸。湖水漫过运河西堤,猛烈扑击着被称作里下河人生命线的运河东大堤。高邮全县几万人拼死保堤,甚至以粮食袋封堵管涌和渗漏。然而,万般努力还是无法挽狂澜于既倒。凌晨五时许,大堤多处决口,780平方公里的高邮湖(悬湖,湖底真高与高邮城区地面平)倾泻而下,里下河七县全面遭灾,死亡77000余人,其中淹死19300多人。里下河地区1320万亩农田颗粒无收。倒塌房屋213万间。物产直接损失在两亿元以上。受灾民众约58万户,350万人,有140多万人外出逃荒。这场旷世之灾成了里下河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水利,一个美丽的水乡梦

正在成为现实

水是宝贵的。水灾是可恶的。如何化水患为水利,这是一代代高邮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为让高邮“风调雨顺”,高邮人民在水利部门的牵头下,埋头苦干,胼手胝足,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赢得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切滩疏堵,治理高邮湖。高邮湖至长江的泄洪通道上原有不少居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高高的庄台上。每年洪峰来时,这些突出部位影响泄洪。为保证泄洪通道畅通,1950年,高邮等县民工,实施了茅塘港等切滩工程。工程组织四万多人,用时三个多月,破除了茅港圩、胡庄圩、夹沟圩、陈庄圩、吴家圩、合兴圩、王港圩等七个圩口,迁出居民791户。1970年,高邮经省治淮指挥部批准,在运河西堤内筑新庄台一座,迁出新民滩上居民1182户,5301人。这些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泄洪流量,减少了洪灾发生的可能。

加固大堤,筑牢生命线。1956年,江苏省政府安排南起江都邵北、北至苏北灌溉总渠的运河整治工程,使这一段形成二河三岸格局,有利于抗洪。1958年至1961年,再次对运河进行大规模整治,加固西堤,在堤顶筑2米高挡浪石堰,迎湖面砌块石护坡。1978年,取湖滩土筑建防浪林台,增高拓宽西堤,外筑浆砌石坡。1980年,用绞吸式挖泥船取吸运河底淤积之土,填筑防浪林台。2011年开工建设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按照百年一遇的标准,运河大堤变成了铁壁铜墙。

兴修水利,让河渠成网,招手引水成现实。据《高邮水利志》记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高邮每年都组织数万人在冬季农闲时实行水利会战,竣深拓宽大运河、澄子河、三阳河、子婴河等七纵七横的主体泄洪通道。新开支流干渠,使境内181条河渠沟塘纵横成网,相互联通。利用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建二百多座涵洞闸坝,改变了过去水车、抽水机的提水灌溉为自流灌溉。实现了提板放水、关闸断流的便利舒畅。运河沿线子婴闸、界首小闸、车逻闸等历史水工建筑物依然在发挥效益,造福高邮人民。目前,高邮灌区正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城河改造,让城市清水静流,如诗如画。高邮城区原有很好的水系,纵横的河沟由南北水关控制,保证城区的供水用水排水的便利。随着岁月的沙尘杂物淤积,原有的城中河、沟已不能承担城市扩展之重,市水利部门对城中水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形成了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水系,做到了旱年有水,涝灾能排的理想效果。

虽然这些年也有过持续暴雨引发的特大洪灾,而历史的悲剧没有重演。

1991年连续暴雨,水位超过1931年0.17米,运河大堤岿然不动,高邮及里下河未受大灾。

2003年,连续降雨达577.4毫米。7月13日高邮湖水位达9.52米,也超过1931年,创历史最高水位。高邮湖连续行洪122天,泄入长江洪水达550亿方。运河西堤东堤未决一口,未死一人。

高邮人用几十年在水利上的辛勤努力,赢得了粮食连年丰收,水产品质高价廉,整座城市有水韵气质、适宜人居的繁华富裕。

水文化,是民心工程

更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张名片

高邮人注重水利万物,更重视水文化的研究。

市委市府领导高度重视水文化。高邮这个城市因邮而生,因水而兴,水文化、邮文化是高邮独特的文化符号。历任市委市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符号的提升与放大。高邮出生的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倪文才,早在2006年任市委副书记分管水利工作期间,就出版了《故事里的故事——1931年高邮特大洪灾和运堤修复历史再现纪实》一书。这本书集中体现了市委市府领导重视水文化、弘扬治水精神的愿望和努力。水利专家称此书为:一本关于惨痛灾难的回忆录,一曲关于奉献和爱的人性绝唱。

建立水鉴馆。2005年初,高邮建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水鉴馆”。“水鉴馆”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真实地再现了1931年(民国二十年)特大洪灾的悲惨状况,以及八方人士支援高邮封堵决口的雄壮伟力。开馆以来,观众络绎不绝。人们被特大灾害震惊的同时,更加赞美新中国、新时代水利建设的成就,更加珍惜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设立祭水坛。2005年12月,高邮在1931年特大洪灾挡军楼决口处建立祭水坛。祭水坛中心的不锈钢纪念碑高3.1米,这是纪念1931年大堤决口的苦痛难忘。周边不规则浮雕描绘洪水中的支离破碎。祭水坛旁边立有一块纪念石碑,纪念在那场灾难中的遇难者,以及参与运河大堤修建的美国人托马斯·汉斯伯格,水利专家王叔相,毁家纾难的林隐居士,以及为抗灾义务航拍灾情的二十世纪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

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今年是1931年特大洪灾九十周年,高邮市决定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统一领导,市水利局、市文广旅局、市融媒体中心、市文旅集团、市文化研究院承办。具体内容为:拍摄一部纪录片。举办一次研讨会。召开纪念大会暨运河游夏令营。寻找林隐居士。高邮人在每年的纪念活动中总想到一个人,他就是在1931年极端困难情形下给高邮以慈善大爱的林隐居士。

林隐居士,本隐遁山林,修身养性。他偶然打开家人邮寄的报纸一看,方知江北发大水,毅然扶杖下山,变卖了全部家产,得二十二万九千大洋,除留二万余给妻子儿女之外,二十万大洋悉数捐给华洋义赈会。并嘱此款移赈江北(署名“林隐居士”给华洋义赈会的信刊登在1931年10月3日《申报》上)。后华洋义赈会拨款40万大洋给高邮修筑运河大堤,其中就有林隐居士20万。高邮人一直希望寻找到这位“林隐居士”,衷心希望了解林隐居士信息的朋友,与高邮联系,以遂高邮人的感恩心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