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有飞翔潜能才能更好仰望星空 这里有国际风未来感和海湖韵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09-17

这里有国际风未来感和海湖韵

至2025年初步建成令人向往的“东海明珠”

题图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伴随临港新片区建设大幕揭起,上海东南角的这片土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土。如今,“五个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临港新片区主城区的南汇新城是上海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未来也将不断带给世人惊喜。根据规划,到2025年,南汇新城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承载区,初步建成“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链接全球、辐射长三角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初步建成令人向往的“东海明珠”。

宜居宜业的滨海城市

四年前,山东小伙董辉一个人来到南汇新城,这座充满国际范的滨海城市让他觉得亲近感十足,他毫不犹豫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留下创业。理工科专业出身的董辉此前在国外待了很多年,决定回国创业后,考察了很多城市,最终选择落脚在东海畔的南汇新城。“这里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尤其是新片区揭牌以来,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闲暇时间,董辉会带着妻女在滴水湖边野餐、散步。微风拂面,他觉得当时留下来的决定做对了。

如今,和董辉一样选择留在南汇新城的人越来越多。近日,1991年出生的“晓宇哥”迎来一大喜事——成功落户了!杨晓宇是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一名动物保育员。为动物制定餐食,确保水温、含盐量等指标,和它们互动……是杨晓宇每天的工作日常。看似普普通通,但实际上,像杨晓宇这样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屈指可数。他被评为临港新片区技能人才,有了落户上海的资格。长久以来,对于技能型人才的等级评定与落户支持,是特大型城市人才政策需要突破的重点。临港新片区《首批技能人才引进目录的通知》明确了首批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的23类49项名录,强化了对技能人才的吸引和支持。

不仅如此,为了招贤纳士,临港还频出大招。此前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中,为促进国内人才引进,不断加大国内人才服务力度,针对在新片区工作并居住的各类人才实施居住证专项加分、缩短“居转户”年限、公益事业单位录用应届毕业生落户加分、管委会直接审批人才直接引进落户、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高等级技能人才直接引进落户、特殊人才推荐落户等8方面优惠政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让许多人来到南汇新城,并留了下来,也让更多企业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不久前,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落户临港新片区,将建生产基地。据统计,这两年,117个重大前沿科技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临港,涉及总投资额1227亿元。目前,已成功申报“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海洋创新园”等5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

9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南汇新城备受企业青睐的一大理由。“五龙汇聚”,被用来形容临港的区位交通优势: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陆、空、铁、水”五种交通于一体的区域。在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386平方公里内,除去洋山岛和浦东机场南部区域,其余343平方公里都是南汇新城的规划面积。在这样一个规模体量的新城之中,市域交通的便捷性十分关键。

今年6月,临港中运量1号线贯通,正式投入运营。37分钟之内串联起主城区、特斯拉为代表的产业区以及泥城社区。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南汇新城将建成T1、T2、T6三条中运量线路,总里程达到50公里以上,逐渐形成一张以中运量为骨架的公共交通网络。对外交通的“大动脉”也将打通,“十四五”期间,南汇新城将打造“15、30、60、90”的出行服务圈:15分钟到达浦东枢纽、30分钟达到龙阳路枢纽、60分钟可抵虹桥机场、90分钟可达长三角主要城市。

据说,南汇新城常年的PM2.5数值基本是市区的一半,未来,南汇新城居民的“幸福感”还会更浓。根据规划,南汇新城将有序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沪城环路、顶科配套道路等13个新改建项目开工,黄日港楔形绿地项目开工,推动临港自来水厂、东引河、环湖80米景观带、绿丽港楔形绿地公益林等生态项目建设,新增水面积约21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约180公顷。完成滴水湖核心区桥梁、河道、楼宇景观照明亮化工程及临港金融大厦灯光景观集中控制中心建设。新增开工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建配套学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项目23个。南汇新城,这颗充满“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东海明珠”,令人期待。 本报记者 杨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