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黄桥 千里共婵娟(摄影) 坦然接受无奈 做月饼,吃月饼 黎信昌的如歌岁月 装了全市第一部家用电话 西湖
第13版:夜光杯 2021-09-18

坦然接受无奈

刘克燕

那日的一个清晨,我正在厨房准备早餐,突然,楼下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我情不自禁地循着哭声,朝窗下望了一眼,吓得我赶紧关上窗。原来,同幢楼的一位老年女性因抑郁症而坠楼身亡!虽然是住同一幢楼的邻居,但我不认识她。据说,死者生前是一个人独居,丈夫去世后,她总是郁郁寡欢,经常沉浸在和老伴一起和美过日子的往事回忆中;有一独子已成家,忙于生计和小家,也只是偶然来看看她。有邻人早就察觉到她有些异样,也劝过她,可又不能多说什么。

就在这件事发生不久,一天,我坐在公交车上,听到邻座的两个老年女乘客正议论着她们的同事:因患病多年,耗尽钱财,却不见康复的希望,最终因绝望而抑郁。就在近日,也是在清晨,这个老妪,趁家人熟睡时,竟从25楼纵身一跃……

说实话,我已不想再听这样的不幸事了,不到半个月,我耳闻目睹了两起老年人因抑郁症而身亡的悲剧,在我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抑郁症,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疾患正向我们袭来!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罹患此病的患者各年龄段都有,其中不乏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现已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积极破解大脑奥秘,不断研发应对新药,这是医学专家们正在致力做的事。在老年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些已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在人生最后阶段,应该怎么过?万一真抑郁了,又该怎么办?这是当下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不少的人生风风雨雨,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有许多无奈必须接受。在向死而生的路上,谁也无法与大自然的规律去抗衡,即使再恩爱的夫妻,也终有一天一个先离世,留下的另一个将会孤独、寂寞地度过自己的余生。对此,每个老人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适应自己将面临的新境遇。在这方面,杨绛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唯一的爱女和丈夫钱锺书先生相继病逝,在这样的沉重打击下,她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坚强地站了起来,称“打扫战场,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在踽踽独行的余生中,她每日笔耕不辍,直到105岁去世,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虽然不是学富五车的杨先生,但可以学习她的精神,尽量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充实些,除了打理日常生活外,可以看书读报,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身体和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迈开腿,到各处去旅游,寻找诗和远方。一个人生活丰富多彩,心里也就充满了阳光,有限的大脑空间,已不可能再去容纳那些负面情绪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