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上海将构建“一网通办”帮办制度 未来三年规模以上企业七成数字化转型 “老”马路“新”消费 健康码核酸疫苗接种数据纳入证件系统
第3版:要闻 2021-09-23
数字经济将成上海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未来三年规模以上企业七成数字化转型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记者从昨天下午召开的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数字经济将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3年,要推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70%,特别是要聚焦“3+6”重点产业体系,带动全行业平均提质3%、降本8%、增效8%。会上,长三角G60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正式启动。

上海重点激发多元主体创新活力,逐步形成了以知识化、质量型和数字孪生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今年以来,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行动方案、行业指南、技术标准”三个维度,编制发布了“经济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聚焦“3+6”重点产业,制定了生物医药、汽车、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十大行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方面,培育了26个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全国120多万家企业、820万台设备;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部署5G、IPv6等数字新基建,到年底全市将累计建成4.5万个5G室外基站;建成20个“5G+工业互联网”全链接工厂,围绕协同研发、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等场景,推动航空、汽车、钢铁、船舶等重点行业建设500多个示范应用。在“AI+制造”方面,重点打造100+智能工厂,推动AI在工业机器人、故障监测、敏捷反应等场景应用。

下一步,上海将紧扣“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聚焦“3+6”重点产业,推动“上海制造”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和服务支撑类项目;加快构建面向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AI算法超市”,编制工业软件推荐目录,推动国资国企工业软件试点示范等。同时,面向重点平台强化行业赋能,构建平台赋能“1+3+X”能力体系,实现标杆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与工业数据、智能算法、知识图谱三大能力培养以及若干个应用场景落地的协同。

到2025年,上海将打造10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平台,实现80万企业上平台,形成1000个数字化标志性工业应用场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