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前,妻子张艺为李荣翔整理领带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们曾隐姓埋名;然而,这一生,他们是彼此心中最重要的名字:李荣翔、张艺。今天上午,在上海市第六届九九重阳节展示活动现场,当他们和其他9对夫妻一起站在东方明珠塔下接受众人的金婚祝福时,禁不住红了眼眶。
“这一辈子,我都很感激她,我工作忙的时候,她会烧好饭,送到我们实验室。”李荣翔老人简单的“表白”,道出的是一段奋斗岁月。1965年,李荣翔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新疆红山核试验基地,参与氢弹实验,担任项目负责人,并在第29次试验过程中带领团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不能让他分心,我们都在竭尽全力研制仪器。”在红山基地,张艺是一名妻子,也是承担繁重工作的科研人员。她所在的团队,负责在核弹脱钩“零前30秒”发出空地指令任务。每次进场执行任务时间不等,即便在同一基地,两人最长的一次分离超过了半年。
在经历31次实验后,李荣翔的身体出现严重的问题,两人才带着不舍离开基地,来到上海生活。退休后,两人重新坐进老年大学教室。老爷子选择电脑课程,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当年,国家条件有限,我们在基地每个人要轮流用计算机,一人只能一次用一个钟头,和现在不能比喽!”奶奶则在朗诵、摄影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之美。
“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成就。”张艺老人说,这是他们相守半个世纪的婚姻箴言。一边帮老伴整理着领带,她一边笑着说出最朴素的金婚祝福,“好好活着!”
首席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