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高颜值”绽放在烟火生活中 年轻人回归乡村怎样找到未来
第7版:上海新闻 2021-10-14
古美小区花园

“高颜值”绽放在烟火生活中

古美小区里小花园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走出家门便是花园,是很多人心中理想之城的形态。在一个房龄超过20年的老小区,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对社区花园进行改造升级,引导居民成为建造者,让社区花园“活”起来。

位于徐汇、闵行交界处的古美小区占地面积超过240亩,住户超过4000户,最近那里正进行社区花园改造,记者随设计师刘悦来进行一番探园:“我们在这里打造了五个社区花园,每块空间区位条件不同,带来的可视度和对‘颜值’的要求也不一样。”

刘悦来所在的社会组织擅长为社区花园做规划,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居民能听懂的语言,让居民都有提案能力,并邀请居民共同组建社区花园专项小组来做花园样本。

古一居委的迷你花园在小区入口处,“路过的居民有时看到我们摆弄花花草草,就会一起来参与。我们要在这里建小型锁孔花园,锁孔设计很适合小朋友体型,站在锁孔中央,感觉像被植物包围,还能观察每株植物的变化,也方便给它们浇水施肥。”刘悦来说。

古二居委的“食物森林”里正进行果树搭配种植的实践,“我们通常会选择具有互动性的植物,比如迷迭香,成熟后可以采摘回家,撒在披萨上。”

古三居委的中心花园里,有一组公共晾衣架,居民们晾晒的衣物在风中拂动,与周围的花草、凉亭相映成趣。“前期在做规划时,我们了解到老小区一楼居民阳台采光不好,缺乏晾晒条件,如果能在阳光充足的区域安装公共晾衣架,能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改造时,我们保留公共晾衣架的功能,在设计绿化时着重考虑到与晾衣架在视觉上的统一。”

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居民们自己培土、育苗、堆肥……把平常由施工队做的园林绿化工程化整为零,让其变成有趣的社区活动。“通过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情,让居民与公共空间建立联系。小小的社区花园联结了人和自然,也联结了人与人。”本报记者 解敏

居民参与|种植实践|增进互动

■地址:虹梅街道古美小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轨交12号线虹梅路站,公交909路、171路、927路、700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