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故乡的那片海 《功勋》闪耀伟大建党精神 到底要带什么样的美进社区?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1-10-17

故乡的那片海

◆江南

在家乡海盐的岸堤,余华一边走一边说:小时候觉得,这里的海水怎么是黄的?就想往外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如今,见识过湛蓝的大海,作家余华又回到了家乡的海边。泥沙沉积的海水,不时卷起白里泛黄的浪花,也带起余华的思绪,这位60后作家坐在熟悉的小餐馆里,由儿时的梦想娓娓道来……这是贾樟柯拍摄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精神还乡,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海。

余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十八岁出门远行》。回忆自己走出海盐的故事,他的讲述和文字一样精彩。1983年11月,在海盐县城牙科诊所工作的余华接到北京来的长途电话,要他去《北京文学》编辑部改稿,他的第一反应是差旅费由谁负担?一路火车站到北京,进了编辑部,执行主编周雁如让他把结尾改得光明些,他反问:改后让发表吗?后者回答改了会发表,他高兴道:能发表的话,改全文都可以。4年后,余华同时接到三四份约稿信,他拿给期望子承父业的外科医生父亲:“这就叫出名了。”

如今,余华是定居在北京的专职作家,很多时候,却喜欢一个人在晚上的大街溜达,因为这是城市的好处——你只是路人,你可以抽离出来,集中精力思考与自己身份有关的问题。

纪录片在这里提问:城市不好吗?余华与其他三位作家用自己的经历作了解答。著有《吕梁英雄传》的马烽放弃北京的工作和生活,不顾岳父等人的质疑,拖家带口回到山西汾阳贾家庄。好像回到这里,他整个人都活了。他鼓励庄里的年轻人自由恋爱,探索治理盐碱地的办法,马烽成为汾阳人称颂的马烽,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马烽,而不只是一名在北京的文字工作者。

30年后,贾平凹感受到与马烽同样的痛苦。他是陕西省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工作之余埋头写作,但无论怎么写,都觉得魂不守舍。于是,他回到家乡商洛,每天骑着自行车采风,饿了在村民家里吃点,累了找一处便睡。在度过人生最快乐也是最痛苦的一段时光后,他借长篇小说处女作《浮躁》安身立命——立足商洛,看中国,察世相。

比贾平凹、余华更年轻的河南邓州籍作家梁鸿,用一次精神归乡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中国在梁庄》,也解决了身份认同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纠葛。因为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敦促梁鸿回去看看,回去做点什么。于是,时隔多年,她重新面对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再婚,大姐的牺牲,将这些密封在罐头里的青春记忆打开,也为读者揭开时代巨变下乡村文明的流失。

纪录片最后,贾樟柯用梁鸿儿子学说家乡话来收尾。这个出生在北京的孩子开始缺乏信心,但在妈妈的引导和鼓励下,最终用乡音完成了自我介绍。这是血脉里的东西。看着镜头前腼腆又高兴的儿子,梁鸿说。

年轻时,有人说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就是家乡。《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却说,最有风景的地方,就是故乡的那片海。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