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本市1270多万选民进行集中登记 打造社区生活圈要有“全龄”思维 沪上“打车”价格拟优化 辗转各个专科,何不去全科看看?
第4版:上海新闻 2021-10-26

打造社区生活圈要有“全龄”思维

方翔

近日,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静安临汾社区公共艺术现场开幕。现场展示了一系列临汾社区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探索,其中在临汾路街道星城花苑小区内,一处小楼将逐渐发展成为全龄服务中心,不仅为老年人服务,也为其他年龄段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

社区的核心本质是社会联结。但是科技的发达,会让人对于遥远的事物产生关注,而忽视周边的人。因而,“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仅是提供了一种社区生活的便利,更是通过社区服务让更多人联结在一起。

社区生活圈打造要有“全龄”思维。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感到不陌生,能够互相交流,感受到宜居和美好。在临汾社区公共艺术现场,除了全龄服务中心之外,活动主办方邀请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策展团队开展策划,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创作,用特别有温度的创意来温暖社区的空间,让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在充分享受生活便利、功能配套齐全的社区同时,对社区认同感、幸福度与自豪意识充分提升。

全龄服务,关键就在于因人而异。打造属于人们的美丽社区生活,要以人为设定,回归情感原点,倾听群众的心灵之声: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的便利,比如老人食堂、老人社区活动中心等;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社区对于其价值的认同,让他们更乐于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上;对于孩子们来说,则需要一个友好型的环境,引导他们多在户外玩耍,自主结交朋友,学会自主探索、与社会互动。

社区是为民服务的基本空间。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供给体系,构建更多的全龄服务机构。像在黄浦区,遍布社区的各种“15分钟社区生活圈”因服务人群不同,而有着不一样的特色。它们中,有服务长者的养老合作社,有供白领休闲健身和办理个人事务的空间站。

打造属于各个年龄层次居民的美丽社区生活,服务社区中每个居民,要在“实”字上下大功夫,以“全龄满意”为标准检验为民服务成效,这将更好地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