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上海全市范围内禁止升放气球 黄海海域昨发生5.0级地震 “护脸”计划 广告 梅兰竹菊融入男士西服设计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11-18

“护脸”计划

马丹

大数据时代,我们经常会陷入信息泄露的风险中,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的“脸”。

一方面,随着面部识别技术的蓬勃发展,人脸识别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刷脸支付、刷脸打卡、刷脸开门,技术确实带来了诸多便捷,但另一方面,“人脸识别”正在被滥用。事实上,在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并非刚需,使用其他信息采集方式验证也可,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软件和场景,正在“迫使”你不得不用上自己的“脸”才能开启应用。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引发的众多隐私侵犯案件却时有耳闻。一家美国的人脸识别公司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从社交网络平台上抓取了大约30亿张人脸照片,最终被判定违反隐私法。去年6月,杭州开庭审理“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原告郭先生不满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提出的“年卡用户必须刷脸入园”的要求,对园方提起了诉讼;广西南宁多名业主则遭遇了被“盗刷脸”过户房产的事件。

大众对于脸的安全之忧正越来越浓。在人工智能为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先进的技术往往还是那把“双刃剑”。一旦被利益驱使、被金钱摆布,“人脸识别”就可能会变成损害人们权益的幕后帮凶,这不仅仅是隐私的代价,更可能是安全的难题。人脸识别技术有其先进性和高效率,但要让这样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发挥作用,首先得在法律框架内、道德约束下正确运用。要“护脸”,强化立法监管无疑是最基础的必要手段。实际上,国家层面立法已经在提速。

民法典将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列为个人信息。而上周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里就提到,数据处理者利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应当对必要性、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这里的生物特征自然也包括了人脸。

然而,法规有了,如何才能将执法“落地”?已然跑在监管之前的人脸识别,是不是能尽快划定其“活动范围”,已是十分迫切的需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