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白雪关山远(中国画) 新福康里的微笑 冬日橘黄 桥乡打卡网红桥 艾灸养生 上海人的河虾
第11版:夜光杯 2021-11-27

冬日橘黄

玉玲珑

同事在我桌子上放了一枚橘子,圆润饱满,金黄明亮,像冬日里的暖阳。周邦彦有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橙子的皮紧纹细不易剥,吃橙子要用刀破开,而橘子皮薄光滑易剥,用手即可剥出。剥一只橘子,手指上沾染了浓郁的橘香,明媚的橘瓣吹弹可破,入口汁液丰盈,甘美非凡。关于这一点,苏轼早在他的《浣溪沙·咏橘》中就有过生动的描绘,“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橘子在古代有珠颗的美称,橘子也就是桔子,橘子是古代的一种写法,桔子则是现代的一种称呼。中国是橘子重要的原产地之一,有着四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屈原的《九章·橘颂》里,就有关于橘子的描写,“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可以感受到橘子树绚丽的色彩。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橘子“果出江南,树碧而冬生”,关于这一点,屈原在他的《橘颂》里也有过验证,“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唐代的张九龄也有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枝”。晏子使楚面对楚王的质疑,也提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变异,这一点也从侧面印证了橘子专一、独立不迁的特性。

橘子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理想人格的化身,象征着忠诚高洁、遗世独立的品质,屈原在他的《橘颂》里对橘子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柳宗元也在他的诗中写道,“橘柚怀贞志,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苏东坡更是在诗中赞道,“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橘子还象征着美好的寓意,李少红的电视剧《橘子红了》片头曲的最后一幕,秀禾手里握着一枚橘子,她手中的橘子在太阳的照耀下晶莹而闪亮,她在等爱,等心爱的人归来,满山坡的橘子红了,就像一只只大红的灯笼。朱自清在《背影》里描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那怀中朱红的橘子承载了父爱的温暖与执着。还有冰心笔下那一盏象征着光明与正义的小橘灯。

橘子一身都是宝,除了橘瓣,剥下的橘皮不要丢弃,可以用来泡茶,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气,橘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橘皮还可以入馔,烧粥的时候放入一些,芳香爽口,炖排骨的时候放入橘皮,肉质鲜美又不会油腻,橘子皮还可做成糖橘丝等美味的零食。

吾乡不产橘子,但是我喜欢橘子芬芳的气息和独立的人格,每年都要买一些,或只为吃或做芳香剂或只为看。玻璃清朗,橘子辉煌。冬日的荒芜里,在窗台上放一枚橘子,温暖明亮,还有淡淡的橘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