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苏联军用信鸽“为胜利而飞” 几百万人的血泪抗争
第19版:军界瞭望 2021-12-13

苏联军用信鸽“为胜利而飞”

苏联军人给信鸽喂食

毕加索画的和平鸽

莫斯科保卫战苏军防御体系中的信鸽通信网

众所周知,鸽子1949年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笔下成为和平象征。1951年,杜纳耶夫斯基和马图索夫斯基创作的电影主题曲《飞吧鸽子,飞吧!》,因歌唱幸福、自由与和平,鸽子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成为偶像。另一方面,信鸽在苏联军民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表现不俗,士兵常常站在战壕里,翘首注视着肩负重要使命的信鸽振翅而去,它们为打赢战争作出突出的贡献。

信鸽重获重视

早在19世纪末,沙俄军队就引入信鸽。最早的信鸽通信站出现在华沙军区的要塞中。1888年,《军用信鸽通信条例》问世,此后内地军区也设置信鸽分队。一战前,俄军已有10个信鸽通信站,十月革命胜利和俄国革命战争中,由于无暇顾及,苏俄红军没能有效使用信鸽。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红军才对军用信鸽通信产生兴趣,因力量有限,1925年苏联政府出台一项规定,在全苏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里成立信鸽体育中心,“以保卫国家利益”。1928年,契卡出身的副海军人民委员约瑟夫·乌恩什利赫特提议建立“军用信鸽责任制”,“满足工农红军战时对通信部门所必需的信鸽需求”,而且鉴于“信鸽有可能对苏联利益带来危害,必须禁止未在海军人民委员会和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登记的机关与人员进行饲养和繁育”。

从1929年起,莫斯科畜牧学院开始为红军培养“军用”信鸽。1930年,苏联又颁布《工农红军通信部队关于军用信鸽养鸽部队作战训练指南》,进一步明确信鸽应成为“辅助通信手段,在技术手段无法使用或中断等特殊战斗情况下使用”。常设军用信鸽站列入军区通信部队员额。移动式军用信鸽通信部门在编制上纳入工农红军所有步兵和摩托化军序列,按照“会飞通信兵”100公里的运输距离标准计算,应在2小时内建立起通信联系。军用信鸽养鸽人的训练工作由红军驯犬驯鸽中央学校负责。

战时独特作用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头几个月内,由于部队移动太快,驻地频繁变动,苏军几乎无法使用信鸽,德国尽管每个集团军都有固定鸽子站,每个军都有移动式信鸽通信站,但也因类似原因而难以使用信鸽。尽管如此,交战双方都严密监视信鸽的存在。德国占领当局在最初一份指令里命令被占领土上的居民上交所有鸽子,因为鸽子可能被游击队当成秘密通信手段,所以遭到无情消灭,如果胆敢窝藏不交,就会直接处死。苏联政府也在当年秋天规定,莫斯科地区胆敢窝藏鸽子的养鸽人将受到严肃处理,首都卫戍司令下令,“为了避免敌对分子利用私人手中的鸽子”,限3天内上交到彼得罗夫卡路38号。

档案显示,莫斯科保卫战最激烈的时候,这些经驯教的“会飞的通信员”为苏军司令部和前线分队间建立了机动通信联络,它们在莫斯科近郊7个主要战线方向定期飞翔,传送至关重要的信息。1942年夏,加里宁方面军在敌浅近后方频繁活动,信鸽“战士”几乎连续不断地保障联络,有个信鸽通信站离前线仅3公里,坚持战斗了4个月,超过60%的信鸽因子弹、弹片和猛禽攻击而伤亡。此外,信鸽在苏军横渡第聂伯河行动中也立下大功。1944年,波罗的海第二方面军第1突击集团军近卫第12步兵军曾配属过一个信鸽通信连,信鸽与侦察兵密切协作,有效地保障了步兵军司令部与各师的联络。80名通信连士兵拥有90个便携式鸽子篮,将近500羽信鸽经过调教,可在20个方向上飞翔,并在半年里发送了4000多份紧急情报,但它们也牺牲巨大,有的被德国狙击手猎杀,有的死于其他原因。有份报告写道:“48号信鸽遭老鹰攻击受伤,但它成功地摆脱了,将侦察员的情报送到后方。兽医给它做了手术,保住了它的性命。”常立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