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爷爷,甚至太爷爷,在我国,罹患前列腺癌的主要人群为老年男性,因此,退休后的老年人要适当关心自己的健康,提升对相关疾病的关注和筛查。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不需要超声波,也不用做肛门指检,只需通过抽血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即可完成筛查。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1到2年筛查一次,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45岁就要开始筛查。因此,树立正确的前列腺癌防治意识,加强自我保健认知,预防为先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发现依靠定期筛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介绍,在过去一段时间,前列腺癌的初诊患者中70%都是局部晚期和广泛转移型,但随着50岁以上男性体检中普遍加入了PSA筛查项目,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的疾病认知不断加强,现在将近50%的患者为肿瘤病灶局限性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前列腺癌整体5年生存率都有明显的提升。
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治愈率接近100%。即使确诊为晚期,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加之创新药物不断涌现,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仍然能取得积极的进展,患者得以实现较长的生存。对于已经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不可讳疾忌医,消极对待疾病,这样只能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早诊率,将前列腺癌防治关口前移,在国际通用的前列腺健康指数的基础上,肿瘤医院根据中国患者的特点建立了复旦肿瘤量表模型,一方面对于不需要接受穿刺的患者来说,应避免过度治疗;另一方面,对于需要穿刺的患者进行动员,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前列腺癌筛查检出率提高30%以上。
药物去势的治疗优势凸显
前列腺癌是与雄激素水平高度相关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大多围绕阻断雄激素而展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郭剑明教授指出,除了手术切除睾丸达到去势的目的以外,患者更愿意接受药物去势,每月皮下注射一次,替代睾丸切除的效果。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去势治疗分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两种。相较于GnRH激动剂,GnRH拮抗剂不会使得患者睾酮水平一过性升高,进而降低心血管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有效控制晚期前列腺癌的进展。
全病程管理各有侧重
面对不同病程的前列腺癌患者,肿瘤医院精准分层、各有侧重。
早期患者以精准手术为治疗核心,通过采取以机器人辅助的前列腺癌根治术,肿瘤治愈率提高,复发率降低,特别是大家比较担忧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或者性功能丧失的几率,也降到了最低,基本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中期患者,肿瘤分期更为重要,通过功能影像,以前列腺癌特异膜抗原作为靶点的PET-CT,提高分期优化率;对晚期患者重在精准用药,开展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基因检测,专注于中国人特有的靶点,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位点的研究。这对未来药物研发以及针对不同分期进行精准治疗,意义深远。
叶定伟教授表示,前列腺癌全程化管理离不开四大平台合力,分别是以手术见长的泌尿外科团队、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转化医学团队以及引领全球临床试验的新药平台。基于上述临床科研与实践的发展,相信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复发转移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存在骨转移和复发两种比较棘手的状况。复发的前列腺癌是指原本治疗效果很好,基本达到痊愈的程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新的病灶再现,PSA又升高,还出现了扩散和转移,则统一命名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患者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临床上运用格利森评分系统来为患者的病情分层,分值较高的患者存在较高的晚期复发、转移的几率。郭剑明教授指出,一旦进入复发阶段,阻断雄激素的治疗是必需的,即仍需要维持拮抗剂或者激动剂的治疗,辅助配合更换化疗药物、选用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等,共同控制前列腺癌的进展。
魏立